作者 蔡鎤铭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引言
赖清德正面临严峻的政治挑战,持续推动“台独”政策将使台湾陷入更为危险的境地。作为立场强硬的政客,他不仅在岛内引发争议,也在国际舞台上让台湾地区陷入孤立,对台湾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民意基础产生了严重损害。
持续挑衅导致孤立
赖清德长期坚持“台独”立场,却在国际上难以获得支持,这使台湾的处境愈加孤立。根据岛内媒体报导,赖清德多次在国际场合声称台湾是所谓“主权国家”,这引发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让台湾的国际盟友逐渐疏远。大多数国家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赖清德的言辞不仅无法改变现实,还使台湾的外事空间缩减。
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台湾时常成为”棋子”。评论指出,赖清德的政策让台湾进一步沦为国际大国博弈中的工具,并无助于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从外事角度来看,赖清德的“台独”主张既是死路一条,也让台湾远离现实的国际秩序。
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吕秀莲曾多次强调,两岸的紧张局势可能使台湾成为国际博弈的“棋子”。她提醒赖清德应更务实地处理两岸关系,避免将台湾推向危险境地。吕秀莲引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话:“美国距台湾9500浬,距中国大陆68浬,为何要期待美国保护台湾”,提醒赖清德和副手萧美琴应清楚认识地缘政治现实,谨慎调整政策。
吕秀莲的警告凸显了赖清德政策的潜在风险。若台湾持续卷入大国竞争,将成为他国博弈中的“棋子”。她的言论进一步加深了对赖清德的批评,指出其政策不利于台湾的长远发展,只会让台湾陷入更复杂的危机。
赖清德拒绝签署和平协议
据《NOWnews今日新闻》报导,在9月26日记者会上,吕秀莲针对赖清德强调台湾地区绝不可能签署和平协议一事,响应道:“战争已经在我们的门口了”。吕秀莲指出,9月24日联合国和美国国会才强调台海和平的重要性时,赖清德却在基督教长老教会宣称“不签署和平协议、台湾有实力确保和平”,并召开历史性、全社会的“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要在全台1000个教会打造诺亚方舟,以防大陆武力犯台的“洪水”。
吕秀莲呼吁赖清德应积极准备因应局势,治政的步伐和做法应该有所改变。在国际社会都希望台海和平解决的情势下,赖清德却表示不签和平协议,这显示出其政策的深层战略意义。
吕秀莲强调,对于那些认为台湾不会有战争、只要有美国保护就安全了的同胞来说,近期的国际情势提醒我们“战争已经在我们的门口了”。
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赖清德的强硬立场不仅影响了台湾的外事环境,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根据统计,台湾地区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相当高,两岸关系恶化导致出口成长停滞,部分产业甚至面临倒退风险。
赖清德当局的经济政策也无法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动荡和岛内通膨压力,岛内面临高房价、低工资等问题,民进党当局的应对措施未见成效,导致民众对民进党当局信任度日渐降低,尤其是年轻世代对未来感到不安。
军事挑衅加剧危机
赖清德推动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并大量进口美国武器,这不仅无法提高台湾的安全,还使台湾的军事力量过度依赖外国支持。实际上,台湾与大陆的军事差距巨大,依赖外援将使台湾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岛内媒体指出,赖清德的军事策略充满风险,短视的依赖海外军事支持只会加剧两岸紧张,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军事冲突。
电价问题与科技产业的危机
赖清德的经济政策也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电价问题对台湾科技产业的潜在影响。《洞传媒》焦点评论指出,电价上升将对高耗能的科技和AI产业造成威胁,而这些产业是台湾经济的中流砥柱。电价若不合理控制,将对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削弱台湾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赖清德未能提出有效的政策解决方案,反而将压力转嫁给企业,这加剧了民间的不满情绪,也损害了台湾的经济活力。
内部团结挑战与政治风险
除了经济政策的困境,赖清德当局内部的团结也面临挑战。近期,与同党“立委”会晤的宴会上,12名应出席的“立委”却缺席,其中4位来自英系派系,显示赖清德在党内的领导力正遭遇挑战。这一现象反映出赖清德政策推动未获党内广泛支持,党内分裂进一步削弱了其施政能力,影响了选民对其的信任。
此事件凸显了赖清德在党内权力角逐中的困境,也暗示未来的政策推动将更加艰难。
民意基础逐渐流失
赖清德的政策在台湾内部引发强烈反弹,许多民众质疑其“台独”立场的实际效果。根据岛内媒体报导,赖清德的支持率已明显下滑,反映了其政策未能获得大多数民众的认同。台湾经济停滞、两岸关系恶化及国际孤立等问题正逐步削弱其民意基础,对其选举前景构成挑战。
根据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跌至历史低点,这显示其政策与台湾民意脱节,许多选民对其未来施政能力感到担忧。
结语
赖清德的政策选择让台湾面临多重风险。其挑衅政策已在经济、军事和民意上带来不利后果。与其继续执迷不悟,不如调整立场,探索和平与发展之路。正如吕秀莲所提醒,台湾若继续成为国际博弈的棋子,将陷入不可挽回的危险境地。赖清德应及时审视其政策,才能为台湾带来真正的稳定与繁荣。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