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春,中革军委在瑞金改编了红军学校,创办了旨在培养军队指挥员的红军大学。杨尚昆奉命担任红军大学副校长,分管后勤事务。由于战争频繁,红军指挥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学员增至2000多人,一时间祠堂改做的教室不够,桌椅奇缺。杨尚昆急得火烧眉毛。他对祠堂周边的8户农家逐个登门造访,讲明了红军大学的“实情”,最终向这些农家临时借用了七八间“闲房”做教室,借了一些桌子、凳子、椅子做课桌凳。教室解决了,但课桌凳缺口很大,一时间陷入困境。
一天,杨尚昆路过一间教室门口,见后排的许多学员站着听课,杨尚昆十分惭愧,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他默默地回到办公室,刚坐下灵感乍现:自己白天很少在办公室,白天凳子基本上闲置,只有晚上才用得上。何不把自己的办公凳拿出来给学员坐呢?
次日上午上课前,杨尚昆把自己办公用的板凳端上,来到许多学员站着听课的教室,把板凳递给一位学员。
学员们认识杨校长,见他为办校日夜操劳,人累得又黑又瘦,怎么好意思占用他的办公板凳?一名学员说:“杨校长,我们农家子弟,习惯了,站着听课没关系,比起前方打仗的战友们幸福多了。板凳就留着你自己办公坐嘛。”
“我是分管教学后勤的,看到你们站着、蹲着听课看书,心里一直不安,很对不起你们。”他进一步说道:“白天上课时你们用,晚上我用……”
经杨尚昆一说,学员们只好接受了这条板凳。从这一天开始,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出现了:每天上课前,从校长办公室到一间教室准时有一名学员把板凳端到教室,傍晚这条板凳又沿着这条线路回到校长办公室。学校的宣传栏上很快就登出了一则《校长与学员同条板凳》的表扬稿。
中央红军长征后,当地的老俵把这条板凳保存了下来,现存放在瑞金杨尚昆旧居内,供游人瞻仰。
(本文选自《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一书)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