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八路军向敌人“要棉衣”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12-24 09:35:54

1942年,日军调集重兵,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心脏”武乡县发起“全面蚕食”。武乡县游击队、独立营等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主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到处打击敌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1942年初冬的一天,武乡县六区抗日游击队二班在蟠(龙)武(乡)公路上发现一大队伪军沿公路行进。为了弄清敌人的意图,二班当即尾随跟踪。不久,他们发现一个伪军离开队伍向岔道走去,于是将这个敌人活捉,送到游击队指挥部。

经审讯,俘虏供认:其所属部队是驻蟠龙据点伪军的1个连,被派往沁县领取军需物资和棉衣,按计划,明日天一亮会从沁县押运物资返回蟠龙,而他则是被伪军连长派往附近村子联络“接待”事宜的。游击队队长樊仁忠和政委杨全林正在为游击队的“冬装”发愁,得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两人立即押着俘虏前往县独立营营部,向营长冉国华报告。冉国华马上找来八路军七六九团三营营长钟鸣凤、县独立营一连连长樊成水,共同商议伏击敌人、夺取军需物资的作战方案。

经研究决定:伏击地点设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峪口村——这里地形复杂,便于隐蔽,还有一条小河从蟠(龙)武(乡)公路上穿流而过,虽然水很浅,但渡河会迟滞敌人的行进速度;且距离段村、蟠龙敌人据点各为15公里,战斗打响,增援敌人最快也需一个半小时才能赶到。具体兵力部署是:六区游击队埋伏在离公路30米左右的乱石堆里,等敌人进入伏击圈,以密集的手榴弹杀伤敌人;独立营一连挑选80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埋伏在峪口村东的小沟里,战斗打响后,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敌人,夺取军需物资;七六九团三营派出一个排,携带轻机枪两挺和小炮一门,埋伏在峪口村东南的两个小山包上,实施火力掩护。

会议结束后,各部队领导回到部队,进行了战斗动员。六区游击队队员们将手榴弹两颗或3颗捆为1捆,向群众借了数十个箩筐,每个参战的战士除带1支步枪外,还要带上半箩筐的手榴弹。经过准备,参战各部队于第二天凌晨6时进入阵地。

当天上午,公路上传来了枪声,这是敌人在进行火力侦察。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游击队员们每个人手里抓一捆手榴弹,轻轻将手榴弹的导火线拉出,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候敌人的到来。

不久,敌人开始走进伏击圈。由于敌人害怕沿途遭到八路军袭击,故意把队伍拉得很长——走在前面的是3个尖兵,离他们不远处跟着伪军一个排,其余的伪军或坐在运载军需物资的大车上,或围在大车左右缓缓前行,大车上有伪军军官手拿望远镜向四周观察,还有部分敌人远远跟在后面。

敌人尖兵和先头部队蹚水过了河,继续向前。后面的敌指挥官见状,便催促大车立即过河。由于河岸上石头多,第一辆大车上又坐着十来个敌人,马匹根本拉不动,任凭车夫怎么鞭打,就是不前进。敌指挥官就驱赶车上的伪军士兵下车。车上的伪军士兵谁也不想蹚水过河,于是赖着不肯下车,气得伪军指挥官又打又骂。正在这时,后面的4辆大车也陆续聚集了过来。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道路旁的战士立即向敌人扔出集束手榴弹。顿时公路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不少敌人被当场击毙。残敌刚想顽抗,又遭到了七六九团三营战士居高临下的射击,被毙伤不少。乘敌人慌乱之际,县独立营一连的80名突击队员从隐蔽处冲了出来,向敌人发起了猛攻。残敌招架不住,只得扔下大车向后逃跑。突击队员一面追击敌人,一面将缴获的5辆大车连同车上的军需物资迅速转移。逃跑的敌人在拼命逃出八路军的小炮射程后,和后面的敌人会合,架起携带的迫击炮和机枪向河边胡乱射击,已经渡河的敌人也在远离河岸的地方向河边打冷枪,就是不敢回援。等敌人援军赶来时,八路军参战部队早已撤出了战斗。这次战斗,毙伤敌人数十人,缴获枪械、子弹及军需物资一批,其中包括棉衣300多套,我方仅两人负轻伤。

战斗后,县独立营和六区游击队指战员都换上了新棉衣。有战士领到棉衣后风趣地说:敌人太有孝心了,咱们不仅冬天不受冻了,以后脱掉套在外面的军衣,还便于在敌占区活动,真是一举两得!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