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一句“中国台北”揭绿营恐惧 民进党内外交困的缩影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4-12-17 11:50:15

微信图片_20220517092646

作者 蔡鎤铭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引言

近日,一支由马英九基金会邀请的大陆学生团在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时,因一名陆生提到“中国台北”队夺冠一事,瞬间成为台湾舆论的焦点。这一普通的表述却被绿营当局及其网军大肆炒作为“矮化台湾”的政治行为。这起风波不仅揭示民进党当局在两岸议题上的极端敏感与操弄,也显示其内外交困下的“心虚与不自信”。对此事件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民进党操作舆论、强化对抗的政策导向,以及其治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事件背景:一句话如何被政治化

此次事件发生在台中的洲际棒球场,一支由马英九基金会促成的陆生团在进行文化参访活动时,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陆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祝贺“中国台北”队在近期的12强世界赛中夺冠。她的发言仅是基于国际惯例表述,却引发了台湾内部极大争议。民进党当局及其支持者迅速将此事定性为“统战行为”,并批评马英九基金会安排的交流活动涉嫌“挑衅”所谓“台湾主权”。

在这一背景下,台湾内部部分绿营政客以强硬立场发声。民进党人士如黄捷、吴思瑶等声称,这已“踩到红线”,并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审查,甚至取消陆生团的行程安排。同时,台湾陆委会和其他机构也被施压要求重新评估未来两岸交流的政策规划。而随后,绿营网军迅速介入此事,放大舆论效应,试图将一场单纯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政治化。

绿营网军的舆论操弄与民进党的政策困境

此次事件中,绿营网军的角色尤为明显。他们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剪辑视频,将陆生的表述渲染成“蓄意挑衅”,并散播假消息称这些表述是“经过授意”的统战计划。对于网军的操作,外界分析指出,这种策略背后隐含民进党当局稳固基本盘、煽动对抗情绪的政治意图。

然而,事实却与绿营的描述完全不同。该陆生事后澄清,她的言论纯属习惯性用语,并未意识到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她表示:“我们在国际场合一直用‘中国台北’这个名称,来台湾也没有任何人提醒这样说会有问题。”这一说法进一步暴露出,绿营当局在处理两岸议题时的“过度敏感与缺乏自信”。

岛内媒体《联合报》评论指出,此次事件显示民进党不仅在政策层面缺乏务实态度,还在舆论引导上过于依赖网军。通过舆论操控来制造对立,既无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也难以掩盖其在经济、外事与内务上的困境。

国际现实与“中国台北”的通用性

事实上,“中国台北”作为台湾在国际场合的通用名称,早已得到广泛接受。自1981年洛桑协议以来,台湾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多次以此名称参赛,包括奥运会等重要赛事。而这一名称的采用,是基于国际社会对两岸现状的默契与认可。

然而,民进党当局却试图在意识形态层面对抗这一现实。他们一方面标榜推动“台湾国际参与”,另一方面却对“中国台北”抱持敌视态度,将其解释为“矮化台湾”的象征。台湾《风传媒》指出,这种自相矛盾的立场不仅使民进党在国际场合显得孤立无援,还加剧了内部的政治分裂。“两岸问题不可能脱离国际格局,与其在语言上纠缠,不如务实面对现状”,该文章评论道。

绿营政策的内外交困

民进党当局选择将“中国台北”事件政治化,显然是其治理困境的反映。在经济上,民进党当局所谓的“去中化”政策并未达到实质效果。相反,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赖不降反升。2023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额占总出口比重接近40%,而绿营却刻意忽视这一经济结构的高度依存现实。

此外,民进党当局的内政表现不佳,其行政团队面临支持率下降、基层反弹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民进党当局必须寻找新的议题来维持其政治动员能力。而“中国台北”事件正是其借机炒作、煽动“反中”情绪的手段之一。尽管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远看,只会进一步削弱台湾的内部凝聚力与国际信誉。

民间交流的价值与希望

尽管此次事件被高度政治化,仍有许多台湾民众和学者对陆生的立场表示理解。他们认为:“这只是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不应该被无限上纲。”年轻一代对两岸议题的理性态度,显示了民间交流的重要价值。

《环球网》评论指出:“推动民间交流是增进两岸互信的唯一出路。”当前两岸关系日益紧张,民间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正是缓解对立情绪、为未来关系改善铺路的关键。从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尽管政治对抗氛围浓厚,但两岸民间仍存在沟通与理解的空间。

结语

陆生提到“中国台北”一事被民进党当局炒作,无疑再次暴露了其在两岸议题上的短视与无力。与其依靠网军与舆论操弄掩盖治理缺陷,绿营不如务实推动两岸民间交流,通过对话增进互信。正如专家所言:“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两岸的未来需要更多理性与合作,而非政治操弄与对抗。”

民进党若继续以意识形态对抗现实,不仅无法改善自身的政治处境,更将进一步削弱台湾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唯有放下对立,重视实质交流,台湾才能真正走出内外交困的阴影,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