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修正“电业法” 台电钱坑依旧难填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5-03-25 11:10:12

台湾立法机构24日初审通过“电业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重点包括放宽绿电交易,以及为了提高投资效率及供电稳定,台电维持现行经营型态等重点。

“电业法”在2017修时要求台电须在2026年1月1日前拆分为发电、输配、售电3家子公司,而台电则转型为控股母公司。然而,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上任后,台湾行政机构于2024年7月决定台电维持综合经营,也就是台电仍为一家从发电、输电到售电的单一企业型态。台经济部门的说法是,受到近年国际地缘政治变动及疫情的影响,能源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为了稳定电力供应加上达成净零转型,电力相关设施都需要大量投资,因此,台电还是以能整合各功能及资源的综合组织型态,最能发挥经营效益。

这番说词或有几分道理。不过,老实说,以目前全台三不五时跳电、断电、停电的拙劣供电表现,再加上电价变动都要经过电价审议委员会决定,很难想象一旦台电分拆,有谁会愿意接手输配电的业务?台经济部门摸摸鼻子、顺应工会诉求,维持台电一家独大,也是不得不然。

再说,赖清德当局的电力政策一团混乱,一家台电就已经管得皮皮剉,分成3家未免太过复杂,恐怕已远远超过台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的管理能力了。

近年台电大量增资,2023年增资1500亿元(新台币,下同)、2024年增资1001亿元,2年间增资2501亿元,是原资本额的7成5,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巨大的增资幅度,如果换作是一般上市公司,早就该发布重讯了吧!

民进党党团干事长吴思瑶24日驳斥“在野党”有关台当局已拨补台电3000亿元的说法,强调其中的2500亿元是“增资”不是“拨补”,也就是说,台当局补助台电的钱只有500亿元。这种掩耳盗铃的说法实在太可笑了!台电2次增资都说是“私募”,但其实最后都是台经济部门埋单。台经济部门掏的钱难道就不是政府的钱?难道就不是纳税人的钱吗?

台电增资为的是弥补亏损,而在民进党当局既定的能源政策下,台电的“钱景”依然看淡。既然财务如此恶劣,而要肩负的政策任务又十分艰巨,老实说,台电也确实没有分拆的本钱。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断以高价购电的台电,亏损只会愈来愈多,然后台电就涨电价,加上接受台当局拨补。台湾民众左手缴税,民进党当局再拨钱给台电,然后右手用更贵的费率缴电费,等于是被剥2次皮。这就是愚蠢的能源政策造成的后果。

这次修“电业法”删除了原本销售对象仅限用户的规定,放宽了再生能源的售电业间可交易。表面看来,未来发电业者的余电可以用更好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售电业。不过,赖清德当局也未免太“未雨绸缪”了吧!

目前绿电的发电比只占15%,企业抢买绿电都不够,哪来余电可以等待更好的买家?就算达到民进党绿电占20%的目标,谈这个议题都嫌奢侈。助长绿电炒作,意义何在?或许,绿电进度慢,画个大饼也能充充饥。大家就慢慢等吧!(作者彭蕙仙为岛内资深媒体人/台湾《中国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