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谈判迎合特朗普 恐重创台湾经济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5-04-15 09:32:04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台湾奉上台积电1650亿美元的“投名状”,却换来32%的对等关税;为抢搭谈判列车,民进党当局重蹈覆辙,弃守经贸防线,这种缺乏全盘思考、规划,曲意迎合特朗普的策略无法化解危机,只会对台湾地区利益与民众福祉造成更大伤害,台当局领导人却叫民众吃苦当吃补。

急就谈判 弃守经贸防线

台湾地区在第一波谈判之列,于11日举行台美视讯会议,目前仅知讨论议题包括:对等关税、非关税贸易障碍、出口管制等,会谈时程、层级、具体内容与效果讳莫如深,民进党当局逢美必软,可想见在特朗普极限施压之下毫无抗拒能力。

对86个国家及地区的对等关税是特朗普政府片面、主观的认知与估算,并无科学根据,更不符合国际贸易基本规范,在美国内部都遭到强烈批判,认定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萎缩,甚至大萧条。眼看全球股市崩盘、债券殖利率飙升,特朗普发夹弯,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只一体适用10%基本关税。

至于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产品“归入半导体”,暂时豁免对等关税,充分说明了盛气凌人的特朗普政府对许多细部问题尚未定案,随时视情况弹性调整,这是典型川氏“交易的艺术”,赖当局为营造台美关系无碍的政治考量轻易就范。

从台积电到美国投资,赖清德匆促提出对等关税的5项因应策略,乃至谈判团队急就章上阵,显示行政团队在压力之下无法谋定而后动,轻率亮出手中底牌。零关税、包括军事项目的大采购、对美大投资、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解决高科技管制与洗产地问题等,尚未上谈判桌就丢盔卸甲,难怪许多业者与专家质疑,台湾明明有许多政策工具,却被弃置一边凉快。

零关税代表守护农民权益多年的关税防线全面溃散,稻米进口“关税配额制”走入历史,廉价加州米在台湾市场更具竞争力,农业主管部门12日再度声明,会秉持维护产业竞争力、稳定永续发展、确保农民权益3大原则,前后不一致的立场如何在谈判上与美方交涉。

美国贸易代表署于3月31日公布《2025年对外贸易障碍报告》,再次点名台湾地区对美猪、美牛、马铃薯、稻米、基改食品、米酒税率等限制为“不必要的贸易障碍”,甚至要求取消学童营养午餐不得使用基改食物的禁令。依照目前的谈判策略,不久的未来美牛、美猪很可能在免于标示之下全面开放进口,台湾的食安防线全面瓦解。

门户大开 食安防线瓦解

大家心知肚明,关税只是工具,特朗普祭出史无前例的关税政策,除了促成协议与提高税收可能奏效,却赌上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与美国信用破产的风险。至于台湾,特朗普不仅要缩小贸易逆差,更要迫使台湾半导体、资通讯高科技的产业链移植美国,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人口,即使没有掏空台湾,也重创台湾经济命脉。

对应特朗普的关税牌和反覆无常,赖当局的战略思维与设计漏洞百出,禁不起检验,号称全球布局,却缺乏整体性考量,去年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与美国出口占比分别为31.7%与23.4%,赖当局竟要“脱中入北”,同时大幅缩减对两个最重要市场的出口,除非找到替代市场,台湾就要承受贸易逆差;“在最惠国(地区)待遇”原则之下,对美国货品零关税及全面开放市场将适用于其他国家,台湾岛内产业是否能承受冲击?除了经贸领域,据报导,美方有意扩大战场,锁定汇率与台湾拥有的庞大美国债券,台湾将更难以招架。

更重要的是,在赖当局毫无保留向特朗普输诚之后,迄今无法获得美方任何积极的政治讯号,一场不透明的视讯会议无法消除人民与市场的焦虑。“非红产业链”、“台湾+1”、“立足台湾,布局全球,加强美国,营销全世界”只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赖清德罔顾民瘼,脱口而出呼吁台湾人“吃苦当吃补”,才是他的真心话。

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贸易战且战且走,目前只是序幕,假如赖当局不能痛定思痛改弦易辙,台湾产业遭殃、经济沉沦,百姓继续吃苦将是难以避免的结局。(台湾《中国时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