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63年前的这一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日子。
“炮击金门”战役又称“金门炮战”,台湾方面多称“823炮战”,国际上则称为“第二次台海危机”。狭义的“金门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广义上还包括解放军为炮击进行的准备,如7月初,解放军参战部队开始向福建沿海地区秘密集结,空军转场入闽,并于8月7日和8月14日,与国民党空军在台湾海峡上空激战,夺取了战场制空权;而整个炮击从1958年8月23日一直延续到1978年12月31日。
背景
由毛泽东亲自谋划指挥的金门炮战,是对两岸关系产生深远而积极影响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的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两岸局势看,1955年起,大陆方面向台湾当局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倡议和主张,但蒋介石一概视为阴谋而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1954年美台之间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台湾当局自恃有美国的保护和支持,频繁对大陆进行骚扰破坏活动。
其二,从中美关系看,1955年8月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但从1957年起,美国拖延直至中断中美大使级会谈,同时纵容台湾当局骚扰破坏大陆沿海地区,而且美国加快了制造“划峡而治”“两个中国”的步伐。
其三,从国际形势看,1958年夏天,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镇压中东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中东局势骤然紧张,这也使得台湾国民党当局蠢蠢欲动。7月17日,台湾当局命令所属部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连日进行军事演习,并出动飞机对大陆沿海进行侦查、挑衅。
目的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毛主席决定炮击金门并将其封锁起来,希望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支持中东地区人民的解放斗争,给美帝国主义以教训;第二,惩罚蒋介石集团对大陆的骚扰破坏;第三,判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
为什么判明呢?因为在“共同防御条约”谈判过程中,美台之间存在一个重要分歧:协防范围是否将大陆沿海岛屿包括在内。国民党出于“法统”和“反攻大陆”考虑,主张将金门、马祖囊括其中,但美国则主张协防范围仅及于台湾和澎湖。双方经过谈判,以换文方式达成谅解,即由美台双方共同协议决定是否协防金门、马祖等地。只是当时大陆方面并不清楚美国态度到底如何,所以意图通过炮击金门来判明。
过程
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开始猛烈炮击金门,震惊了世界,也牵动了国际战略格局。在数日之内,解放军就基本完成了封锁金门的目标,给国民党及美国造成了巨大压力。
炮战开始至9月初,美国一面调动军舰和飞机向台湾海峡集结,另一方面要求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9月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声明,宣称美国预备协防金门、马祖,同时也表示愿意继续与大陆方面进行谈判。同日,大陆方面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意在威慑美军不得贴近金马海域。
由于金门与台湾之间的海空运输线均被斩断,国民党军死伤惨重,9月7日,美舰开始为国民党军舰护航,解放军按照“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策略,令国民党舰只及补给船只损失不小,美舰则掉头跑掉,护航宣告失败。大陆方面一战判明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否协防金门、马祖的底牌,即美可以协防金、马,但并不坚决,而是相机行事。
美国护航失败后,美国提出了“停火案”,要求国民党军队退出金、马,甚至公开宣布美国没有也不想承担保卫金、马等岛屿的法律义务。美国此举,一方面是避免卷入战争当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台湾与大陆脱离接触,以形成“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而蒋介石基于“反攻大陆”的考量,同时也为避免影响士气和统治稳定,表示“坚守金马外岛”。美台双方在金、马撤军问题上的争执愈演愈烈,矛盾公开化。
毛泽东亲自指挥了炮击金门一战。这时,他看到美台之间在金门,马祖撤军问题上的矛盾,也看穿美国力图“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抓住蒋介石也反对“两个中国”这一条件,挫败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考虑调整对金、马的政策,将金、马留在蒋介石手中,继续争取与国民党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10月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扩大会议,决定“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中”。这一决定意味着中共中央将原定先收复金、马再解放台湾的“两步走”调整为“一揽子解决”台、澎、金、马问题。根据新的策略,中共中央决定暂时停止炮击金门,以没有美舰护航为条件,允许国民党军队运输补给物资;并制定了对金、马“打而不封,封而不死”的新策略。
10月6日、13日、25日,《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由毛泽东起草,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命令》《再告台湾同胞书》,陆续宣布对金门暂停炮击7天、两个星期、单(日)打双(日)不打,同时阐述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主要是:第一,坚持一个中国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立场;第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第三,国共两党举行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第四,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受外国干涉。
大陆方面宣布暂停炮击后,10月13日,毛泽东还亲自约见了曹聚仁,重申了中共中央1955年至1956年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涵盖社会制度、军队、财政、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请其向台湾当局转达。
大陆方面炮击金门的策略性调整和公开宣布的原则立场、政策主张,增加了蒋介石拒绝美国要求其从金门马祖撤军的筹码,促使美国在10月23日于美台双方会谈公报中声明“金门连同马祖的防务是从台湾和澎湖的防务密切相关的”。这意味着美国不再强行要求台湾当局从金、马撤军。
10月31日,毛泽东指示:逢双日一律不打炮,使蒋军可以出来活动,晒晒太阳,以利持久。只在单日略打一点炮。1959年1月9日,中央军委指示前线部队单日不一定都打炮。此后双方心照不宣,炮弹基本往无人区射击。1961年12月至1978年12月31日,双方炮击又改打“宣传炮”,即用大炮发射宣传品。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美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共同防御条约”即告终止。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的炮击即告停止。
影响
大陆方面炮击金门,集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与一体,蔚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这次炮击金门,对两岸关系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重大影响,最为重大的意义在于粉碎了美国“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并且第一次指出国共两党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推动台湾当局坚持了一个中国立场,对两岸关系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其次,惩罚了台湾当局的军事挑衅,还推动恢复了美国单方面中断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同时,牵制了美国,有力地支持了中东地区人民反帝反压迫的民族解放斗争。
炮击金门后,在尖锐的两岸军事对峙中,中共中央继续为争取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努力,并丰富和发展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和政策主张,提出了包括“一纲四目”、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主张,为争取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国民党方面经过金门炮战认识到,美国对其“反攻大陆”的支持是以不被拖入与中国大陆的战争为条件,不得不对“反攻大陆”计划进行调整,由早先的“军事第一、反攻第一”改为“政治为主、军事为从”“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炮击金门后的两岸军事紧张状态较之前有所缓和,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减少。
启示
炮击金门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国家还不是很强大的条件下,通过卓越的斗争智慧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进行的一场政治军事斗争,表明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性质,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决心意志,维护和巩固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事实和基本构架,为后续逐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创造了必要条件。
这一历史事件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允许“台湾独立”。它启示人们,在大陆尚未发展壮大的时候,我们尚且能够挫败“台独”分裂图谋,挫败外部势力“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现在大陆已经发展壮大起来,我们更有着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这一历史事件还表明台湾方面企图倚靠外力、挟洋自重根本是行不通的。过去国民党当局妄图依靠美国“反攻大陆”不可能,并最终被美国抛弃,现在民进党当局妄想“倚美谋独”更是死路一条,迟早也会被美国抛弃。大陆综合实力的发展壮大为我们粉碎“台独”分裂、捍卫国家统一提供了根本的保障,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台独”没有任何出路,是注定要失败的。
台湾方面也在每年8月23日这天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但对这一历史的解读及纪念的目的却各有不同。有的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称是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珍惜和平没有错,但首先须知两岸之间远离战争、维护和平的基础和条件。这个基础和条件就是“九二共识”,即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谋求国家统一的方向,必须坚持反对“台独”。没有这个基础和条件,所谓“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其实就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民进党当局纪念“823炮战”则是别有用心。日前,蔡英文以“823金门炮战”为例子,声称当时台湾军民一心,“击退威胁赢得胜利”,以证明她所谓的“台湾唯一的选项,就是让自己更强大、更团结、更坚定保卫自己”。可见,他们是希望籍此继续煽动并强化岛内“仇陆反中”、与大陆对抗的“斗志”,以服务于他们谋求“台独”的目的。显然,这样的所谓“纪念”,完全是蓄意误读历史,误导民众。
近几年来,美国持续利用台湾问题打所谓“台湾牌”,围堵遏制中国发展,而民进党当局基于“台独”分裂的政治目的,破坏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并甘当美国棋子,完全配合美国的“以台制华”战略需要,致使两岸关系愈趋严峻复杂,两岸冲突的风险有增无减。民进党当局这种行径无疑是将台湾一步步推向战火。(海 声)
来源: 海峡之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