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东晖)在对华“鹰派”充斥的美国国会山上,即便是像众议员拉森(Rick Larsen)这种原先被认为是对华“鸽派”的议员也表现出对华强硬的立场。对华“强硬派”呼声高涨,“温和派”偃旗息鼓,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拉森是美国国会中国工作小组的共同主席之一。中国工作组主张美中接触对话,多年来被认为是美国国会的对华“温和派”聚集之地。然而,连曾经11次访华的民主党众议员拉森现在也主张美国要对华采取更加进攻性的策略;中国工作组的另外一名共同主席、共和党众议员拉胡德更是出现在多个反华议案的联署者中;更遑论国会山上那些视中国为敌人,天天对华喊打喊杀的“弑龙者”了。
原先,拉森观察到,美国国会中有三种对华“鹰派”:“国家安全鹰派”、“经济鹰派”和“人权鹰派”。他说,在特朗普政府下,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这在美国国会形成共识: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
现在,拉森根据美国议员应对中国崛起的差异,将美国国会议员分为三个阵营:“惩罚者”、“脱钩者”、“拯救者”。他把自己归为“拯救者”,认为与中国接触是实现美国政策目标的必要条件。
拉森相信,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拜登政府几乎没有回旋余地,只能强硬,因为上述三个类别的议员都认为这涉及美国根本利益,尤其是在技术竞争和人权问题上。
2019年,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激战正酣,作为民主党议员,拉森对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有不少批评,当时他提出一份对华战略的“白皮书”,主张实施以四个指导原则为导向的战略:承认存在冲突和竞争的区域;扩大战术剧本,包括进攻性和防御性措施,以与中国竞争;确定符合两国利益的合作领域;把美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
最近,拉森更新了他的这份“白皮书”,向拜登政府对华政策提出一百多条建议,其中许多具有进攻性和对抗性。拉森日前在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线上对话时称,他的这些建议很多与众议院日前刚通过的“美国竞争法”是一致的。
不管是众议院的“美国竞争法”,还是参议院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都像一个大筐,不仅包含了在经济、技术、供应链等方面与中国竞争的内容,还包含许多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人权、台湾等议题上与中国对抗的内容。因而它们被视为最终会整合的“全面抗华”法案。
拉森对“美国竞争法”持赞成态度。他不认为这是一个遏制中国的法案,辩称如果只看里面针对中国的部分,有点像“盲人摸象”;其实这个很大的议案包含的因素很多,大部分跟中国无关,而是投资于美国的竞争力。他承认,该法案中的涉台条款若通过,会使得美中关系紧张度升温,但又将之归因于是“美方认为是中方先升高台海形势”。
作为美国国会对华关系的“拯救者”的代表,拉森与“惩罚者”和“脱钩者”还是有所不同。虽然比以前更显强硬,但他依然主张对华接触,希望促进人文交流。他建议拜登政府恢复被特朗普政府切断的美中之间的富尔布莱特项目。
在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对话时,拉森说,美中关系虽处于战略竞争中,但并不意味着美国需要尽可能地从中国撤出,实际上需要拥抱美中关系。虽然这并不总是积极的,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所有方面都更加进取。要通过拥抱交流,打磨让两国关系现在变得十分喧闹的粗糙边沿。
显然不愿在意识形态竞争方面大作文章,拉森指出,中国并没有像前苏联那样企图输出制度。世界也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只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选择;今天的世界有更多的选择,在非此即彼之间有许多选择,所以美国在政策选择上也应当有更多细微差别。
身为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成员,拉森重视美中军事交流。他在“白皮书”中强调减少误判风险的重要性,建议:保持两军高层的危机沟通渠道;探讨开展双边军控对话;投资核指挥、控制和通信现代化;将核态势评估和导弹防御评估整合为更全面的战略稳定评估;在《战略稳定评估报告》中,要评估美国和中国在战略和非战略系统上的纠缠,以及这种动态是否会增加危机发生时误判和无意升级的可能性。
不过,像拉森这样的“拯救者”,目前在美国国会中是少数派,而且中短期内“接触派”的声音不可能成为主流。疫情之前几乎每年都要访问中国的拉森表示,他不认为在美中议会恢复互访对话之前,能指望靠美国国会软化立场,来扭转美中关系的下行局面,更多需要两国政府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努力。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