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研究台湾问题的大陆学者刘国深,日前在一场在线研讨会上表示,大陆对台湾政党政治“大笑三声”就好,没必要操太多的心,并认为民进党当局至今未接受“九二共识”,但6年来“法理台独”一步也不敢走,大陆还是会努力争取和民进党展开有前提的对话。刘国深不能代表官方,但他对两岸关系的本质看得很透彻,更展现了相当的包容与自信。
大陆展现了制度自信
诚如刘国深所言,台湾政党政治确实存在混乱、低效、“朝野”恶斗、为反对而反对等问题,对两岸关系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但刘国深不否认,站在中华民族立场,台湾政党政治的实践未必是坏事,对整个中国政治走向现代化也有帮助。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陆对台湾政治制度怀有两种消极心态:一是视为“台独”的根源或统一的障碍,二是高度警惕和防备对大陆的影响。当然,大陆也有不少人视台湾政治为儿戏,以蔑视、鄙夷态度对待之。
刘国深的“大笑三声”,与其说是一种揶揄,不如说是一种从容。首先,过去6年来的事实证明,在中美关系大架构下,台湾政党政治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顶多属于“茶壶内的风暴”,尽管台湾地区被塑造为美国“抗中”前线,但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在美国根本过不了关,蔡英文当局只能回到台湾“宪政体制”处理两岸事务;其次,台湾政党政治固然带有激进民粹成分,但主流民意还是期盼两岸和平稳定、交流合作,民进党的“台独”路线终究受到社会民意的牵制,可预期时间内,“法理台独”成功的可能性仍然是零。
其次,随着大陆发展壮大以及政治体制的自我调整,尤其是这两年疫情暴露出西方民主制度与治理效能的缺陷,“制度自信”不再是大陆的教育与宣传,而普遍出自内心相信这套体制,“制度自信”下对全民普选、政党轮替等政治制度,既不像过去那样充满敌意,也能抛开原本的崇拜心态。当大陆逐渐对台湾政党政治下的选举语言习以为常,不易被激怒、被误导,就会真正拥有处理两岸关系的战略自信与战略定力。
两岸关系恶化,主要来自两岸民粹势力的抬头,与政党出于选举利益的操控,加上大陆对蔡英文当局“去中”、“反中”言行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其实,在共同的中华文化背景下,只要美国对台湾地区的影响力不变、只要台湾“两岸一国”宪政体制现状不变,两岸关系只会在一个范围内来回波动。
对台湾选举语言习以为常
过去30年两岸关系历经波折,台湾极端势力曾气盛一时,大陆也曾准备对台动武,但最后都能峰回路转。以大陆今天的实力,完全没必要过于在乎台湾内部针对两岸关系的选举语言,也不必过于担心“台独”。大陆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努力通过和平交流争取台湾民众认同,待有朝一日各方面综合实力足以排除美国因素的影响,两岸问题自然水到渠成。两岸关系一直以来都有“时间”与“空间”之辨:一旦大陆对两岸统一展现急迫性,两岸关系就会紧张,若态度从容在分治现状之下,交流合作的空间就可以打开,对未来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议程有利。
观察大陆近期涉台迹象,仍能发现大陆对台湾留有不少空间,换言之,大陆并未转向急统。例如洪秀柱年初披露,负责对台事务的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曾表示“制度决定了民进党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意味着大陆很清楚台湾民意如流水、风水轮流转,能够理性对待民进党看似不可一世的膨胀权力,不会简单视为台湾社会普遍支持“台独”。
卡达世足赛主办方将购票系统中“中国台湾省”改为“台湾”,遭大陆抗议后改回“中华台北”,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赞赏,大陆官媒报导时也以“中华台北”称呼台湾,而非“中国台北”;大陆并未要求世足赛主办方改回“台湾省”,而尊重奥委会模式下的两岸特殊安排。若结合刘国深的观点,大陆对民进党的立场并未改变,只要回到既有政治基础,两岸回归和平发展仍有可能。
中美“护栏”基本建立,对抗将可控,两岸关系也需要盘整,大陆无意和台湾走上绝路,但要看蔡英文当局怎么做。(来源:台湾《旺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