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空军向美国采购的66架F-16V(BLK70)战机军售案,原订今年运交首批战机,但延宕至2025年第3季,除了疫情影响供应链的因素外,美方坦言延宕的另一原因是遇到“技术障碍”;这与台空军现役F-16战机性能提升,改成F-16V的情况如出一辙,根本是历史重演。蔡当局已有过一次经验,这次无论如何解决,绝不能让军火商洛马公司将成本再转嫁到台军。
对于因“技术障碍”问题延后交机,台防务部门也证实,说明今年初已出厂2架F-16V(BLK70)系原型测试机,主用途为设计研发飞行操控软件,其中1架为巴林订购;台军的F-16V因前述软件研发进度延迟,预于明年第3季出厂,美国国防部已成立高阶项目督管,确保洛马公司于2026年如期如质履约。
台空军F-16A/B战机性能提升案,当年之所以进度落后,追究起来,洛马是第一个该负责的。洛马于设计之初,进度就落后1年多,但军售没有罚责,洛马又是军火大厂,蔡当局还要买F-16V新机,不敢吭气,只得打自己小孩给外人看。
美方在2016年4月,通知台军软件测试要延期。台空军当时说,因这是全球第一次F-16升级,美方为求慎重,在软件测试方面较原定时间延误,全案计划不会延期。这个说法,与这次新购F-16V战机交机延宕的理由一模一样,只多了个疫情的影响。
但这一延,整个F-16V的性能提升案进度都改了。本来是2017年开始执行计划,现在得往后挪;2017年本来应该编139亿(新台币,下同)预算,第一批改装数十架,只得先编69亿元,缩减为4架。结果这4架也延交,拖到2018年底。这个过程与现在新购的首批战机本来应该今年交机,改到明年第3季的操作模式相同。
重点来了,F-16V的性能提升案虽然首批延后交机,但洛马强调所有交机会如期完成,如何赶工,洛马要求负责性能提升案的汉翔公司换了不配合的前任董事长,然后加人加工时,成本全部转嫁到汉翔,替洛马追赶落后的进度,达到其如期全数交机的合约要求。
此外,F-16V性能提升案预算已追加两次,从1100亿元追加到1296亿元,再追加到1402亿元,虽说台空军自己有增加项目,但追加两次预算仍不寻常;再者,汉翔加工加时追赶进度,然而关键技术都是美方掌握,汉翔做的有很多是黑手工作。
这次新购战机,生产线在美国,美方是自行吸收进度落后的成本,还是会故技重施,值得民意代表密切监督。(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台湾“中时新闻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