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烟台海关: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9-30 14:38:37

东海关税务司署旧址(修缮前,2002年摄)

海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门户,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在山东烟台,有一条因海关而得名的海关街,在这条百年老街上,烟台海关的前身——东海关税务司署办公楼就坐落于此,它是近代中国海关主权旁落、中华民族屈辱与不幸的历史见证。自1945年起,东海关回到人民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

开埠通商,从屈辱“洋关”到人民海关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于1858年6月26日被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开辟登州等地为通商口岸。1861年1月,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但英方勘察代表又认为登州府不宜作为通商口岸,转而看中了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提出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同年8月22日,清政府宣布在烟台开关征税,筹建东海关。烟台代替登州正式开埠,成为山东第一个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当时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

1862年2月设立东海关监督衙门,俗称“常关”(亦称“旧关”),3月正式办公,由清政府管理。同时,根据《中英天津条约》附约《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10款“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并严查漏税、判定口界”“各口划一办理”的规定,确立外籍税务司制度。1863年3月23日,英国人汉南成为首任东海关税务司,并开始筹建东海关税务司署,俗称“洋关”(亦称“新关”),由英国人控制。从此,东海关就有了“常关”和“洋关”之分。东海关税务司署成立后,东海关监督衙门对东海关的管辖权逐步被夺取,东海关税务司署名义上由清政府总理衙门所管,实际上听命于由外国人控制的总税务司署,东海关从此旁落外国人之手。

弱国无海关。在此后长达80多年时间里,东海关共有24任税务司,全部由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等外国人担任,他们把持着烟台的外贸税政、港务交通、邮政管理等大权,烟台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东海关则沦为他们攫取中国财富的工具。

1945年8月24日,烟台首次解放。山东解放区人民政府派贾振之等五人接管东海关税务司署,海关主权重回人民手中,东海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海关。1949年11月2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将东海关改称“烟台海关”。1950年2月21日,海关总署将“烟台海关”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海关”,崭新的新中国烟台海关就此诞生。

围绕解放区中心工作作出特殊贡献

恢复解放区对外贸易。东海关在夺回海关管理权后,即着手制定实施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部关税税则《山东省胶东区行政公署暂行关税税则税率》和一系列海关管理制度,结束了自1863年“洋人帮办税务”以来,中国无关税自主权的屈辱历史,大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关税为例,1945年9月征收税款28320元(胶东解放区通用货币北海币),12月即征收达到了1219440元。1948年10月烟台第二次解放,即恢复对外办公,至1949年6月,东海关完全恢复了同东北各港及一些地区的贸易往来,在山东解放区沿海各港口的贸易地位逐步上升。据统计,1948年12月,东海关的贸易量占整个山东解放区沿海各港口贸易量的5.67%,到1949年1—4月,这一比重上升到了37.93%,跃居山东解放区沿海各港之首,为政府赚取了大量外汇。

组织解放区急需战略物资。1947年10月1日,国民党占领烟台后,对解放区实行经济封锁。东海关通过行政干预,获得急需战略物资。对国统区需要的部分产品严加限制,以保护解放区的发展,支援人民解放战争。鼓励商人从国统区运进粮食,为解放区提供粮食保障。对解放区急需的煤油、柴油、汽油、纸张、油墨、医药用品等物资,采取简化进口手续和低税、免税政策,最大限度满足战时需要。针对当时因走私造成的解放区物资向国统区外流的情况,东海关组织发动群众组成联合缉私队,对走私活动进行查缉。

打通民主人士北上通道。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和社会贤达接受中共中央邀请辗转北上奔赴解放区筹备新政协。烟台第二次解放为从海上进入解放区提供了条件,从烟台登陆、经山东交通线前往华北解放区成为安全路线。1949年1月间,李章达、陈其瑗、陈劭先、陈此生、卢于道、千家驹、夏康达、林植夫等8人从香港北上,在烟台登陆后穿越山东解放区,于3月抵达北平。1949年2月,谢雪红、吴羹梅、杨美真、吴耀宗、李纯青等人从香港北上,2月25日在烟台登陆后穿越山东解放区,于3月抵达北平。叶圣陶、马寅初、王芸生、郑振铎、陈叔通、包达三、柳亚子夫妇、曹禺夫妇等30余人从香港北上,3月5日在烟台登陆后穿越山东解放区,于3月18日抵达北平。

为新中国输送海关干部,播撒人才种子

随着新中国各地海关的建立,急需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优秀干部去开展工作。作为“人民海关第一关”,新中国成立前后,烟台海关共选派了130多名优秀干部南下北上,到艰苦复杂的新区开辟海关工作,为新中国海关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烟台海关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海关干部的摇篮”。从烟台海关关史可以看到,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北京、太原、上海、桂林、大连、哈尔滨、南宁、黄埔等地海关曾经的主要负责同志大都是烟台海关输送的干部,他们就像一粒粒海关事业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每逢海关总署召开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时,人们都会惊奇地发现,会场里全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操烟台地区口音的关长往往占到与会人员的半数以上。这是烟台海关的骄傲,他们为新中国海关事业作出的贡献也将被历史铭记。

纵观烟台海关的百年历史,海关权虽然几经易手,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夺回主权,结束了长达80多年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为山东解放区乃至全国解放和新中国海关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