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打的为数不多的一场渡海登陆战役,也是典型的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之仗。这一仗我军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没有制式军舰,仅凭2000多艘木帆船和100多艘机帆船,就横渡海峡天险,一举突破国民党军在海南岛构筑的“伯陵防线”,将红旗插上“天涯海角”,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研究海南岛战役的成功经验,时至今日对我军渡海登岛作战仍具有现实意义。
海南岛战役是在1949年下半年,我军相继取得衡宝战役和两广战役的胜利,国民党残部大都退至海南岛的背景下发起的。当时岛上有国民党反动武装力量10万余人,我方组成兵力为第12兵团第40军、第15兵团第43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再加上海南岛琼崖纵队2.5万人,共计12.5万余人,中央军委指定由第15兵团统一指挥。1950年3月5日至4月1日,成功进行了两批4次小规模偷渡。4月16日开始,顺利实施了大规模的强行登陆和岛上追击作战。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这次战役,我方作战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摸清渡海登岛作战的脾性,确立正确的战役指导。兵团经过深入分析认为,进攻海南岛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海南岛上有我党长期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这是我军渡海作战非常有利的条件;二是海南岛面积较大,我军登陆后有很大回旋余地;三是海南岛之敌都是残兵败将,战斗力比较弱。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和测算,兵团创造性地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为整个战役提供了正确的作战指导。
早在194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电令指挥部,要渡过一个军(四五万人)不依靠后援,独立进攻,再次电令则改为2万人登陆。兵团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经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准,实事求是地调整了作战行动计划。第一次偷渡仅令2个加强营登岛,成功后第二次偷渡再令两个加强团登岛。通过两批偷渡成功后,在岛上的部队达到8000多人,再加上琼崖纵队的兵力,我主力部队登岛前的接应兵力超过3万人,有力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兵团随即决定以2个军共8个团,同时实施第三批大规模强行登陆作战,琼崖纵队则在岛上以各种手段积极钳制迷惑敌人,一举夺得了战役的胜利。实践表明,未来渡海登岛战役中敌我对抗异常激烈,必须在制定“接海气”的作战指导上下足功夫,深入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和各个阶段作战特点,按照“过得去、破得开、上得去、站得稳、突得破”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权制变,增强作战指导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开展海上大练兵,“把陆军训练成海军陆战队”。参加海南岛战役让全体指战员感到无上光荣,但看到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敌机军舰耀武扬威时,又对能否渡过海峡产生了很大的疑虑。针对这种情况,兵团提出了“把陆军训练成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口号。在雷州海上大练兵期间,兵团要求全体指战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海上训练,以达到“既能陆战、又能海战”“敢于近战、夜战打敌兵舰”的战斗标准。各部队先后总结形成了多种训法战法,如“先近后远”“先昼后夜”“船是课堂”“海是操场”。其间,为解决渡海难题,上至兵团领导,下到普通战士,都充分开动脑筋,提供了各种“智慧方案”。邓华司令员亲自在珠江上试航一辆从香港买回来的水路两用汽车,但最后还是没能运用到实战中去。有一个连队发明了一套登陆滑板,解决了从大船快速登陆冲锋、减少伤亡的难题。还有一个营针对“船打破了会不会沉底”进行试验,最后论证一条坏了的木船可以浮动十二三人,一条一丈二尺的桅杆可以浮起8人。通过这种深入、广泛的群众性海上大练兵,官兵不但克服了不习水性和晕船的问题,还学会了识别风向、划桨、掌舵等航海技术,掌握了水上编队、通信联络、抢占滩头阵地等战术动作。实践表明,渡海登岛作战不同于其他作战样式,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对官兵的作战素养要求更高,平时训练必须聚焦实战、对接实战,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把战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想细想全,把官兵战斗本领练过硬。
深入搞好作战保障,解决渡海登岛的“船”和“桥”问题。渡海登岛作战首先要有渡海工具。兵团在吸取金门战役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海上无船不算兵”的口号。在突袭涠洲岛时缴获了300多艘大船,随后又征集了1800多艘民船。最后通过拆卸10轮大卡车发动机、购买柴油机的办法改装了120艘机帆船,共筹得船只2249艘。对渡海登岛作战来说,光有船不行,必须有充足的舵手、船工、水手和领航人员,正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兵团深入进行政治动员,共征集4100多名船工、舵手,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战斗技能训练。两个军还精心挑选了一批机智灵活、勇敢无畏,又掌握水性的官兵,根据不同分工进行针对性训练,在2个月内就培养水手2500多名。这些人员对引导我军偷渡和大举渡海登陆,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另外,兵团在作战准备中高度重视气象和海情,洪学智副司令员亲自领导这项工作。兵团、军、师、团先后成立气象水文小组,以实时观测风向、潮汐和水流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这项工作为兵团最后定下渡海决心、选定启渡时间和确定登岛地段,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表明,渡海登岛作战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较之于其他作战样式而言,保障的任务更加艰巨、内容更加繁杂、要求更高,必须抓住渡海工具、海情保障等关键环节,把各项保障做深做实,这样才有可能掌握胜算。
充分激发部队士气,树立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海南岛战役是在新中国已经成立、大陆基本解放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当时,第四野战军的其他部队已经进入休整期,第43军和第40军却要遂行渡海登岛作战任务,这在部队中曾经一度产生过较大的思想波动。有些战士称,“南下我们打头阵,全国解放我们压后阵,命真苦!”“老部队,倒老霉!”四野大部分官兵都是北方人,是十足的“旱鸭子”,许多战士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他们甚至悲观地认为“渡海作战就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革命到底,原来是到海底”。兵团领导机关了解这一思想情况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看得见的事实教育官兵,消除官兵恐惧心理,激发战斗精神。2月20日,第43军某部副排长鲁湘云带领7名战士乘木帆船海练时遭遇敌舰,创造了用手榴弹和机枪、步枪打跑军舰的奇迹,大大增强了官兵渡海作战的胜利信心。兵团不失时机指示各部队,必须坚决向敌舰展开斗争,只有勇敢地向敌舰进击,才能将敌舰威风打下去。3月7日,第40军356团在突袭涠洲岛时,用木帆船装上火炮打敌军舰,击伤敌炮艇“海硕”号。木帆船打跑敌军舰,土炮艇打伤敌炮艇,这些活生生的战例大大激发了官兵战胜大海、渡海歼敌的勇气和信心,出现了争当渡海先锋、争取渡海作战立功运动的高潮。实践表明,具有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历来是我军的优势,未来战争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我们越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一优势。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