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联大师生“跑警报”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5-02-07 13:00:47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飞机常对昆明进行轰炸,坚持教学、研究中的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为了躲避轰炸,空袭警报一响,便往防空洞跑,这便是当时所说的“跑警报”。

一日,敌机前来空袭,著名学者刘文典听到警报后准备“跑警报”,突然想起当时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的陈寅恪,便急忙带上几个学生赶往陈寅恪的住所,搀扶着陈寅恪往外跑。当有学生要搀扶刘文典时,他大声说:“保存国粹(陈寅恪)要紧!”让学生搀扶陈寅恪一起进入防空洞避难。后来,陈寅恪还特意写下“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趣联来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与面对危险时的淡然。

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的梅贻琦“跑警报”次数也蛮多。警报一响,他便一个人跟着学生一起往后山跑,并和学生们一起挤在一个防空洞里,从不搞特殊。在防空洞里,还和同学们亲切交谈,被同学们“授予”了“亲民校长”的称号。

当然,也有人不“跑警报”的。据汪曾祺回忆,当时联大有个姓罗的女学生,每到“跑警报”时,她就洗头,别人问她原因,她回答说:因为别人都跑出去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和她抢,她可敞开来用。另一位姓郑的男学生,听到警报后,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煮他最爱吃的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快煮烂了。有一次,敌机往联大扔炸弹,炸弹就在离这位老兄不远的地方爆炸,可他当没事似的,依然站在锅炉旁搅和他的冰糖莲子,颇有“临危不惧、神态自若的大将风范”。据王希季回忆:“跑完警报照样上课,照样工作。跑警报那个地方,课是不上的,回来补。自己跑警报,你带的东西可以做作业。”

当时,西南联大师生“跑警报”后,由于敌机多批次飞来,躲避空袭的时间较长。很多时候到了中午和傍午吃饭时间,由于警报尚未解除,不能回去吃饭,饿得饥肠辘辘。每逢此时,就会有一对夫妇在防空洞附近支起个摊子卖烤豆腐果,于是,大家就纷纷出来买他们的豆腐果来充饥。久而久之,不少男女学生在摊子相遇、相识,后来竟然成了夫妻。为此,不少西南联大的师生给这对夫妇售卖的豆腐果起了个名字叫“恋爱豆腐果”。(张帮俊)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