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记者 柯晗燕)近日,美国国务院官网更新“美台关系事实清单”内容,删除了此前“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引发关注。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李振广接受香港“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特朗普政府全面调整对外政策的开始,台湾已沦为美国下一步用来与中国大陆交易的筹码。
李振广分析称,理论上这种书面修改具有严谨性,美方显然意识到此举会引发中国大陆的不满,并有意为之。实际上,这表明美国企图利用台湾作为筹码,与大陆进行谈判,以施加压力,迫使大陆在其他问题上作出让步。这是特朗普典型商业思维的体现。然而,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台湾问题是核心利益,绝不可以作为交易的筹码。面对美方的一系列“小动作”,中方心里有底数,同时不会放弃斗争和纠正。
2022年5月,拜登政府同样删除过“不支持台湾独立”等语句,但很快又恢复,并称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始终如一。李振广指出,拉长时间尺度来看,美国政府涉台表述存在明显的反复性,取决于对华关系的好坏,以及不同政党主导下的政策区别。“跟中国关系好的时候是一种表述,而敲诈勒索的时候是另一种表述。”
他进一步分析,整体来看,美国政府涉台表述的调整是特朗普政府“另起炉灶”的表现,意在跳出拜登政府的旧轨,此外,在对欧、对俄政策上也有显着变动。这次调整是美国新政府对外政策全面调整的一部分,特朗普并不愿意沿袭拜登政府的做法,删除了拜登时期承诺的“不支持台独”表述。虽然表述上有所变化,但特朗普的具体意图和调整的深度仍待观察。
针对“美台事实清单”的修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国务院会根据惯例更新事实清单,以向公众通报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强调“美国仍然遵守一中政策”。
李振广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调整了涉台表述,但对台政策的调整不可能脱离中美关系的大框架。美国不可能官方承认台湾,也不愿承担中美关系破裂的风险。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特朗普不会采取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的措施。因此,特朗普政府的高调修改无非是要拿台湾问题刺激一下中国大陆,以便讨价还价,占些便宜。
李振广还提醒,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和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与拜登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行为较难预测,这无疑增加了台海局势的不可预测性,对区域和平稳定产生影响。中方必须坚决斗争,纠正特朗普政府的错误。
此外,美国务院在“美台事实清单”中“台湾在国际社会的角色”部分也有所变动。旧版“事实清单”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台湾在“不要求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中获得会员资格,而新版则模糊表述为“情况允许/条件合适时”。李振广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信号十分明确。在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在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同中国对抗,试图让台当局绕过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参与国际活动,以争取更多国际空间,但屡屡失败。而此次美国表述修改很明确地告诉台湾,面对这种屡战屡败的无用功,特朗普政府无利不起早,不会“无偿”为台当局提供便利。目前,特朗普政府也在忙着“退群”,台湾在国际社会的腾挪空间正逐渐缩小,美国若想逆潮流帮助台湾,费力不讨好,也得不到任何好处。美方的新表述无疑是在隔空向台当局喊话“充值”,是向台当局“要价”的信号。
面对“美台事实清单”的修改,台湾当局对新任美国政府表示感谢,称此举展现了对台海和平稳定、台美经贸关系及台湾国际空间的重视。李振广则直言,这是台湾当局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未能认清自身定位和局势,实际上已是“美为刀俎,台为鱼肉”。在美国的多重压力下,台当局毫无抵抗能力。台积电赴美召开董事会,入股英特尔,正是特朗普意图剥削台湾的最好例证。在特朗普政府眼里,台湾不过是一块有油水可捞的鱼肉,“特朗普想从这里下一刀还是那里下一刀都由不得台湾,台湾某些人竟然还在为自己这块鱼肉在美国砧板的摆放方式而洋洋自得。”
李振广还表示,赖清德当局近日所提的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方案无法发挥实质作用,特朗普重视的是台湾的技术、资金能让美国得到什么好处。当前,台当局还在打所谓“民主”等意识形态牌,无异于对牛弹琴,这一招对特朗普政府根本就不灵。若台湾的资源被转移至美国,其地缘政治价值将大大降低。民进党当局正在把台湾推入一条死胡同,不得不任由美国宰割、敲骨吸髓,终将走向“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结局。(来源:香港“中评社”)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