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美首次视像峰会亟待管控台湾问题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1-11-14 00:00:00

(评论员 冬日)即将举行的中美元首视像峰会的主题无疑是“管控竞争,避免冲突”。在中美关系微妙调整的过程中,此次峰会的首要议题应是在最危险、最紧迫的台湾问题上,寻求避免局势失控和冲突爆发的可行之道;当务之急是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克制和约束刺激性的言行。

近期中美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迹象。自从拜登定调美国要避免对华关系由竞争转向冲突之后,美方高官在各种场合的表态,对抗性色彩有所减弱,甚至提出了“负责任的竞争”概念。最典型的是美国总统国安顾问沙利文日前接受CNN专访时表示,拜登政府无意重复此前对华政策的“一个错误”,即寻求“根本改变”中国体制,而是想寻求与中国的“共存”。

这一表态意味着美方开始面对现实,亦即不管是过去四十年希望通过“接触”在中国实现“和平演变”,还是过去两年试图以“极限打压”,在中国实现“政权更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共存”才是处理对华关系的现实之道。在此过程中,美国决不会放弃对华竞争、围堵、遏制,但会视形势对其手法有所管控和调整。

现在中美关系正进入微妙的调整期。一方面,美国并未实质性放松关税、高科技管制、实体清单、人权制裁等对华打压围堵措施,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加强;另一方面,美行政当局攻击中国共产党的声调有所降低,正寻求恢复与中国高层的对话。

美国恢复对中国留学生和游客开放;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出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主持的应对新冠疫情部长级会议。这些都可视为中美力图挽回这个攸关全球的大国关系的互释善意之举。

习近平和拜登同时给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晚宴发贺信,这至少是过去五年罕有的现象。两位领导人都表达了加强交流、管控分歧、稳定关系的愿望,从而为即将到来的视像峰会营造了一定程度的良性氛围。

然而,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近期却出现愈益令人担忧的快速升温之势,最重要的原因是,以竞争来定义美中关系的美国更加主动强势地打“台湾牌”,愈益公然地将台湾当作对华竞争的武器,而且与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冲动相勾连,不断试探中方红线,正在将台海推向兵凶战危的严峻危局。

尽管拜登宣示美国有承诺防卫台湾后,美国官方澄清对台政策未变,布林肯称当前美国专注于帮助台湾“自卫”,遮遮掩掩地保持对台战略“模糊性”,但通过媒体与官方的配合,放风美军已在台协训;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宣称美军“绝对有能力”防卫台湾,美国官方实际上已经在推动对台战略“明晰化”。这种从所谓的“双向威慑”转向“单边威慑”的趋势,只会强化北京对美国彻底站在台湾一边的印象,从而加强北京“武统”台湾的决心。

更致命的是,美国官方,无论是高官还是发言人,近期涉及台湾问题的表态,或者不提“一个中国”,或者提“我们的一中政策”,均将“与台湾关系法”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前,甚至不提三公报,并公开宣布美国版本的一中政策与中国版本的一中原则“截然不同”。这无异于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赤裸裸地搞“一中一台”。布林肯公开发表声明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体系”更是强化了美方的这个动向。

在刻意对冲稀释一中原则的指导思想之下,美国不断升级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切香肠”的小动作不断。最新的小动作就是用军机送国会议员去台湾访问,还访问台湾防务部门,听取台方的备战汇报。五角大楼发言人公然宣称,以军机送国会议员访台“并不罕见”。

没有了一个中国原则,甚至没有了美国本来主要依据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而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中美就没有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更遑论“管控竞争、避免冲突”。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说,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失误,将对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全局性破坏。

我们呼吁中美领导人在峰会上管控台湾问题。这首先需要拜登就美国遵守基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真正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做出更加明确的“再保证”,并要求美国高官的公开表态不可背离这条底线,遵守美方自己实施了几十年的美台“非官方关系”规程。

其次,双方应当强调两军在台海地区活动的避险规范。当前避免误解误判,防止发生意外,尤其需要美方克制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活动,更不要继续提升实质性的台美安全关系。美国强化与台湾的军事合作,只会加快大陆“武统”台湾的进程。

第三,美方自然会希望中方降低对台施压力度,更不要对台动武。但其前提条件是,美方应充分认识到“台独”的危害,抑制“台独”活动,约束民进党当局的言行,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更不要被“台独”势力绑架在对抗大陆的战车上,以免美国被拖入大国冲突的深渊。

在台湾问题上,管控竞争就是不要把台湾当作大国竞争博弈的棋子,避免冲突就是要防止台湾成为美中冲突的引爆点。这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文章来源:中评社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