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中国时报》发表社评文章称,蔡当局对两岸政策的调整,跟不上舒缓台海紧张情势的迫切感,未来两个月内,蔡当局必须在开放陆客、恢复航线等问题上有所作为。
文章指出,受制于中美之间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至少在短期内,两岸关系很难做到“目标管理”,只能争取“风险管控”。对蔡当局而言,任期只剩最后一年,又适逢“大选”,两岸政策调整只剩下不到半年的窗口期,如果错过,紧张僵局恐怕要再拖一年,甚至更糟。
两岸紧张究竟对谁有利?答案不言自明。民进党在去年地方选举的惨败,吃到了两岸紧张的苦果,否则党主席赖清德不会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蔡英文也不会参加大陆台商联谊活动,释出有意恢复两岸交流的善意讯号。所以,至少在今年内,两岸紧张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是拜登政府,这也是最近美方不断释出军事援台消息、动用各种手段督促台湾形成“全民皆兵”气氛的原因。
纵使民进党如何高喊“不许疑美”,但骨子里还是以算计2024选票为根本考虑。假如2024选前台海动荡加剧,重演去年佩洛西赴台后民进党选举惨败的情况,绿营上上下下的政治经济利益就会受到极大损害。
蔡当局对两岸政策的调整,跟不上舒缓台海紧张情势的迫切感,更被北京推动疫后两岸恢复交流的积极动作甩在身后。我们必须认识到,北京近期对台吹新风绝非“促交流”这么简单,背后似乎还隐含着对台思维的调整。
今年2月国台办记者会上,发言人朱凤莲有这样一段表述:“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只要民进党当局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来,两岸协商谈判即可恢复。只要民进党当局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尽快取消阻碍两岸往来的各种人为限制,两岸同胞就能常往来,多交流。”
这段对民进党的喊话,其实是北京对台政策的一次调整。朱凤莲用了两个“只要”的并列条件句,前一句的确设定了“九二共识”的前提条件,而后一句仅提出希望蔡当局“尽快取消阻碍两岸往来的限制”,未附加任何政治前提。简言之,大陆对两岸事务性问题改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只要对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愿意共同促成。
大陆为了恢复两岸交流,对台态度变得更加弹性、务实,然而,蔡当局似乎还在开放陆客、恢复航线等问题上坚持所谓对等原则,或者提出一堆莫名其妙的理由,一拖再拖。其实两岸早就有观光、民航小两会的既有联系机制,大陆疫情也已经平复,双方透过小两会充分沟通后,举行面对面协商,再由官方拍板定案,完全不是问题。
未来两个月内,两岸如能循既有机制扩增航线、重启观光,再争取在9月前恢复陆生来台,“和平保台“的机遇就握在两岸自己手中,让煽动台海开战的人做梦去吧!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