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蔡英文执政7年购屋成为年轻人一辈子奢求的梦想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3-10-30 20:42:27

298652

  自2016年起,民进党与蔡英文埶政7年以来,台湾地区房价连年高涨,购屋成为年轻一辈子都难以奢求的梦想,住的问题无法解决,直接导致年轻夫妻不敢生小孩,“五子登科”中的房子、孩子无法得到圆满。生育率下降必然影响人口与赋税结构,长期下来,社会福利的预算支出也必然增加,恶性循环,有劳动能力的族群,需承担更沉重的税赋责任,因而离五子登科的梦想又越发遥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此诗出于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般对此诗的注释约略为诗人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饱受风雨之苦,推想到天下广大人民的苦难.因而产生了这样伟大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热爱人民的炽热感情和博大的胸襟。

  姑且不论后代诗词评析者对于前文的各种诠释与评析,住的问题,从唐代的安史战乱一直到相对平和的民主现代,仍然是人民生活中最为根本,也最为难解的问题。在岛内,从1980年代末的无壳蜗牛运动,反对高房价的社会运动,迄今已30余年,历任执政者皆不遗余力地推出政策企图改善,但讽刺的是,30余年过去了,蜗牛依旧无壳……。

  为照顾弱势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实现居住正义并健全住宅市场,民进党及蔡英文当局于2017年起渐次推动社会住宅政策,以8年(2017至2024年)兴办20万户社会住宅为目标,并于2017年1月公布修正“住宅法”,为推动社会住宅机制建立法制基础。

  安得广厦千万间,但具体的房源从何而来?在台行政机构公布的“社会住宅兴办计划”中可以得知,系结合政府兴建、包租代管2种供给所需房源,同时透过包租代管民间的住宅,发挥租屋市场与购屋市场相互调控的市场均衡机制,以达成稳定住宅市场及安定人民居住的目标。蔡英文与民进党当局更雄心壮志的宣称,第一阶段目标预定于2020年达成官方直接兴建4万户及包租代管4万户,合计8万户;第二阶段目标于2024年达成直接兴建12万户(含容积奖励补充)及包租代管8万户,合计20万户的社会住宅。

  前述“社会住宅兴办计划”中,分析了官方兴办社会住宅的当前遇到的问题包含:潜在居住协助对象数量庞大、社会住宅供给量不足、社会住宅不易管理、社会住宅标签化疑虑引起当地居民反对(例如出现贫民窟、拉低房价等负面标签)、现行容积奖励对建商诱因不足等五大困境,分别提出实施方案与检讨做为等。

  但台湾土地面积狭小是客观的事实,土地取得不易乃以兴建方式做为推动社会住宅政策在先天上的困难,即便以机关所有土地兴建,或公营事业等将闲置官署释出改建,亦会有是否过于偏远、交通不便、周边机能不佳等而影响入住意愿的问题。

  此外,营造成本逐年增高也是必须要正视的困境,“社会住宅兴办计划”所揭示的每坪造价,在2020年底前决标案件中,仅预期为每坪新台币103,190元(无地质改良工程的1至5层建物)至149,350元(含地质改良工程的14层以上建物)之间,在当时的营造行情中已经偏低,在今日要以该等预算兴建房屋,则为不可想象。

  2022年3月,前开“社会住宅兴办计划”进行第二次修正,则明白表示: “囿于近期受疫情、缺工缺料及岛内电子厂扩建等因素导致原计算标准已无法反映市场行情,为避免地方政府未有足够财源推动社会住宅,影响社会住宅政策整体目标之达成,2022年起决标案件以实际兴建成本(工程及设备结算金额)计算之每建坪成本设算自偿率…(略)”。

  亦即,2021年起决标案件,改以实际兴建成本(工程及设备结算金额)计算每建坪成本,但对于地方财政无疑雪上加霜,进而影响到实际兴办的户数。虽然当局会拨给补助款,并视地方政府在个案中10年间融资实际平均利率是否超过是否超过标准(折现率1.5%),对于超过标准之个案,会重新计算补助款并给予增拨补助,但需由地方政府举证,是否会造成地方政府有“推动社会住宅的政绩功勋不在我身上,盖越多反而是自找麻烦”的消极态度,让人充满想象。

  实际查看地方政府的执行成效,以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社会住宅兴件计划及战情中心”网页所示,社会住宅目标户数22438户,目前完工6488户,完工户仅占28..9%,高雄市的社会住宅更一度遭媒体报导,达标率仅24.5%...似乎连民进党陈其迈主政的高雄市政府,对蔡英文的社会住宅政策都不捧场,而距离2024年宣称要完工12万户的政策目标,着实有不小的差距。

  甚且,在2020年底前决目标案件则也可能成为未爆弹,已经开工的案件后续是否有足够资金支应、是否会成为久久无法完工的烂尾楼等,或者是否会出现为求如期完工而偷工减料、行贿官员以便在工程验收上得到放行等,亦均值得重视。

  根据台内政部门统计处2011年度社会住宅需求调查报告推估,社会弱势家庭且无自有住宅户数约40万户,此为真正需要以社会住宅帮助的一群,大张旗鼓的大兴土木,手段虽然直接,开工动土剪彩大典虽然好看,但恐怕不是最适切的方式,一则是兴建完毕后,即便成功出租不空转,后续的管理及维护成本,预算从何而来?地方政府能负荷的管理与维护的人力是否充足、素质是否足够等,则似乎未见考虑。

  台湾实际上房屋过剩,不患寡而系患不均,在现有的租屋市场中找寻房源,例如增加包租代管(包括社会住宅、公益出租人等)在社会住宅兴办的户数比重,应为事半功倍的方式,但目前的住宅法或所得税法所给予的租税优惠诱因不足,因此让坐拥资产的房东族群却步,甚至担心加入社会住宅是被国税局查税噩梦的开始,则是让包租代管方式兴办社会住宅也成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按照目前社会住宅政策的规划与实际发展进度,盖也不行、租也不行,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日,恐怕还有得等。(台湾特约评论人 庄嘉宏)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