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主流民意陷阱”与台湾政治的未来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4-08-05 20:32:38

  (记者 李子宁)以“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政党所所长陈星在论坛上表示,“主流民意陷阱”的政治意涵在于,“主流民意”不但无法推动理性政治的发展,反而会进一步强化台湾政治的冲突性格。“泛绿”势力以与美国绑定以及出卖台湾利益的方式选择了背叛民族利益的不归路,“非绿”政治力量只有针锋相对地提出符合民族利益的国家统一论述并戮力执行,组织引导民众为理想信念奋斗,才能不断扩大民意支持。否则陷于争取“主流民意”支持的陷阱而不自知,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在民进党强势压制之下逐渐萎缩。

  陈星说,赖清德以四成民意支持当选,但上台后却并未向“多数民意”展现善意,反而利用执政优势对非绿阵营展开了猛烈攻击。这无疑是对台湾社会“民意神圣性”的巨大讽刺,同时也揭示出民进党对民意的基本认知:民意不过是权力扩张的工具,可以引导与塑造。从实际的政治行为来看,民进党当局在巩固“基本盘”支持的前提下,并不在意所谓“主流民意”的看法,甚至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瓦解“主流民意”。这种认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台湾政党争取民意的动能减弱,但引导与塑造民意的动力增加,“争取民意支持”于是演变成为引导与塑造民意成效争夺的技术性问题。由此看来,“主流民意”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陷阱,政党如果不能引导与塑造民意,所谓的“争取主流民意支持”往往是镜花水月。由于民意中的价值关怀日益缩减,台湾政治中的对立与对抗会进一步加剧,甚至不排除出现制度危机的可能性。

  陈星指出,讨论台湾民意问题首先需要明了“民意”所指为何。一般来说,现在讨论的“民意”主要指涉以选举投票为外在形式的民众观点表达,这种民意对应英文中的“opinion”,即社会大众的“观点”,或者直接就是指“舆论”。这种意义上的“民意”概念隐含着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民意”并不是自主性的存在,而是经过政治动员之后的选民观点富集与呈现。从常识来说,人的观点具有易变性特征,因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谓“民意如流水”的情形。然而台湾社会存在的所谓“铁票”现象则又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明选民的观点可以稳定下来并形成稳固的支持。台湾政治动员的核心就在于创造并加强政党或者政治人物与选民之间的稳定联系,转化成政治支持并固定下来,台湾所谓“主流民意”在这个意义上说就是看谁能够组织起大范围的民众支持并呈现出来。因此台湾民意变化与流动实质上反映的是不同政治力量动员民众并形成稳定政治支持的效果差异,动员效果较好的政治力量被等同于得到更多的“民意”支持。

  陈星指出,从这个维度上说,台湾民意结构中仇恨与对立议题大行其道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这类议题对于民意动员的效果更好。民进党长期以来就是以这类议题作为民意动员的主要方式,以仇恨、怨忿、区隔性的议题取代理性辩论作为民意引导与塑造的主打议题,将围绕这些对立性议题的动员作为民意引导与塑造的主要手段。从上述意义上说,民意很难是理性的,其根源在于民意引导者利用仇恨与对立观念固化并加强了台湾社会的对立性行为取向,理性思考与行为的空间被大幅压缩了。从反面来说,无法在仇恨动员中取得有利地位的政党的民意空间就会被压缩,这也是蓝白两党民意基础扩张无力的重要原因。

  陈星表示,从长期视角来看,民意流向取决于政党用以进行民意动员的组织之效率。民意动员是系统性的组织行为,组织动员的效率高自然就可以取得更多的民意流入。这里的“组织”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组织行为、组织实体等各个层面,其核心是形成选民对政党与政治人物的稳定支持,至于方式与手段,则五花八门,并无定式。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台湾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甚至宗庙都成为政党民意动员争夺的支点,由政党和政治人物组建的政治性组织均是民意塑造的平台,以组织向个人施加压力并改变其政治取向成为民意引导的重要手法。就民意动员本身而言,组织具有排他性,当年国民党的基层组织退出学校,民进党迅速填补了空白,此后国民党再想回来就基本不可能了。此外,民进党利用社会运动进行系统化的民意动员早已不是秘密,即使赖清德上台之后,仍然鼓动街头运动向蓝白两党的“立委”施加压力。就民进党对民意的基本态度来看,民意不过是可以引导与塑造的工具而已,这是近乎公开的秘密。不过公开的秘密不等于秘密的公开,台湾政治人物口头上仍然保持着对民意的“尊重”,但实质上却一直致力于民意的引导与塑造甚至是操控。

  从政治分析的观点来看,所谓的“主流民意”是一个伪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像一个话语陷阱。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民意的面貌也有很大差异,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支持度较高,却对民进党激进“台独”政策对两岸关系造成的危害却估计不足,民进党的基本盘仍在不断增加。另外,台湾社会对于清廉有着强烈的期待,但民进党支持者对民进党政治人物的贪腐行为却有较高的容忍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主流民意其实是一个动员效果问题。

  陈星指出,争取足够多的选民支持进而实现夺取与扩张政治权力的目标是台湾政治中所谓“民意”问题的核心内容。对于台湾的政党与政治人物来说,如果选不上,就什么也不是,他们所有的政治活动均是围绕着选举展开,台湾政治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无时无刻不在选举,一次选举结束与下一次选举无缝衔接,使台湾社会一直处于高度政治动员的紧张状态之中。在台湾的政治结构中,民意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权力分配提供所谓的“合法性”,而政党与政治人物对民意的“尊重”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展开。至于选举之后,绝大多数情况下民意都处于被漠视的状态。自民进党执政以来,虽然民间反对“美猪”进口、反对“废核”政策,但民进党对民间的反对声音并不以为意,依然坚定推行相关政策,而且民进党逆民意而行的做法并未对其基本盘造成太大影响。

  陈星分析,赖清德上台后,面对蓝白阵营在“立法院”的攻势,赖清德一方面利用现有的制度程序进行节节抵抗,同时还煽动社会力量向蓝白两党施加压力。自己执政却动员民众走向街头向在野党施压,这已经成为台湾政治的奇观。赖清德这种做法传达出来的信息非常清楚,即并不在意非绿民众的感受如何。民进党当局要利用基本盘强化压力,制造紧张氛围,以此压迫更多民众屈服于民进党的恐吓。另一方面,民进党也试图通过强势的社会动员增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瓦解蓝白两党的社会基础。

  赖清德上台后随即展现出来的嚣张跋扈执政风格,就是吃定了蓝白两党在民意引导方面缺乏坚强的组织支撑。长期以来,民进党控制了大量社会团体、豢养出一批政治学生,同时组建出规模庞大的网军,垄断了传统与新媒体平台,形成了民意引导与塑造的全面优势。相较而言蓝白在这些方面却缺乏基本性的结构性支撑。国民党虽然曾经有一定的组织基础,但近年来在民进党的持续追杀下已经大幅减弱,况且这些组织大都是针对选举动员组建,本身较少担负传播理念的功能。相对来说,民众党对网络平台的利用较为充分,不过其缺乏社会组织支撑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民意引导方面只能靠议题和流量,时间长了疲态就会慢慢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民进党强烈“台独”理念冲击下,议题上的对抗性减弱了蓝白两党民意引导的空间。在民进党步步为营的民意攻势之前,单纯依靠议题已经无法取得稳定优势。

  陈星表示,民意引导与塑造过程其实是认知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认知作战的核心内容。民进党长期以来一直将民意引导当作一场战争来打,这反过来衬托出部岛内分非绿学者以及政治人物所谓“顺应台湾民心、争取台湾民意”的说辞多少显得有些幼稚。民意流向的物质基础是政党相关组织性行为的效率,观念基础则是政党理念所提供前景的明确性以及政党推进该理念的坚定性。台湾民意流动的本质其实就是各个政党在上述两个维度上力量对比变化的外化形式。民进党的民意引导与其近来大力推动的认知作战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陈星指出,民进党为何不怕多数民意的反扑而采用强势对立的方式打击非绿政治势力?在民进党看来,非绿阵营的民意支持是分散的,由于国民党与民众党之间的分歧,这些民意无法整合起来,刚过去不久的选举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民进党并不想花费资源去争取这部分民意,况且,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使花费了资源,也不一定能争取过来。反过来说,对于非绿的支持者来说,由于缺乏政党强大与绵密的组织支撑,他们对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强权其实没有多少反抗的能力,不同于民进党当权者的意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沉默,社会舆论将逐渐为泛绿势力的话语霸权所支配,非绿民众的“民意”将会在强权压迫之下逐渐消蚀。这正是泛绿势力所要达到的效果,他们试图通过长期的压制与渗透逐渐压迫非绿民众的心智,改变他们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于已有利的“民意”。

  陈星说,“主流民意陷阱”的政治意涵在于,“主流民意”不但无法推动理性政治的发展,反而会进一步强化台湾政治的冲突性格。近期台湾围绕着立法院的斗争日趋激烈,民进党当局试图以“制度危机”的方式向社会展示其消灭“非绿”政治势力的决心。如此情势下,“非绿”阵营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抵抗,才有可能扭转局势。一是加强组织建构,提升组织效率,民众党的“小草计划”就是压力之下的应对策略。二是提出清晰的理念并戮力执行。“泛绿”势力以与美国绑定以及出卖台湾利益的方式选择了背叛民族利益的不归路,“非绿”政治力量只有针锋相对地提出符合民族利益的国家统一论述并戮力执行,组织引导民众为理想信念奋斗,才能不断扩大民意支持。否则陷于争取“主流民意”支持的陷阱而不自知,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在民进党强势压制之下逐渐萎缩。(来源:香港“中评社”)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