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内的笋子梁十二勇士雕像。
笋子梁,位于四川省万源市白沙镇以北,海拔近2000米,三面临深沟,南北两坡高达百余丈,山势十分陡峭险峻,恰似一根巨大的石笋屹立在群山之间,故名“笋子梁”。1934年2月,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中,红军被围困在笋子梁山顶。担任掩护任务的12名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史诗。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纠集四川大小军阀部队,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10月中旬,宣达战役胜利后,红军解放了宣汉、达县、万源3座县城。11月,红四方面军第12师第34团2营1连奉命进驻万源重要门户之一的笋子梁。白沙独立团3个连分别驻守在笋子梁左右两侧,指挥所设在位于山顶的苏维埃代表周德六家。入驻笋子梁后,红军抓紧时间挖堑壕、筑木城,同时筹备粮食、弹药等物资,时刻准备战斗。当地群众在村苏维埃组织下,冒风寒、踏积雪,为红军送粮食、盐巴、猪肉等,并帮助修筑工事。仅一周时间,红军就从山腰到山顶筑起7道十分坚固的木城。
1934年2月,敌军勾结曹家、白沙、城口双河等地民团、土匪千余人,连续数次向笋子梁发起偷袭。红34团和白沙独立团相互配合,对来犯之敌给予狠狠打击。
敌军见硬攻失败,便施诡计,一面利用军阀淫威,威胁拉拢白沙独立团叛变,一面派奸细扮作给红军送粮食的群众,借机打探红军信息。
一天夜里,敌军向红34团特务连发起袭击。特务连除少数人突围外,其余全被敌军杀害。紧接着,敌军分三路向笋子梁进攻,红军背对悬崖三面迎敌。红军利用掩体向敌军开火,打得敌军措手不及、连连后退,只能在远处用大炮向红军阵地猛烈轰击。红军依托险要地势和坚固工事,数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然而,红军弹药得不到补充,粮食无济,处境艰难。当敌军再次进攻时,战士们只能用剩余的子弹和手榴弹打击敌人,然后手握大刀冲向敌阵,杀得敌人一时不敢上前进攻。1连连长根据敌我战况,决定分兵突围,留下12名战士负责掩护,其余战士分路突围。
12名战士立即分散占领山顶险要地势,收集山上剩余的枪弹,将大量的石头、木头堆在阵地前迎击敌人。敌军以为山上还留有大量红军,纠集上千人在炮火支援下向山顶发起进攻。12名战士英勇顽强,将一颗颗子弹射向敌人。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刺刀、枪托与敌人搏斗。最后,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伤痕累累的12名战士纵身跳下悬崖,牺牲在笋子梁山下。1连连长和突围的战士也在后来的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
我们至今仍未能知晓笋子梁十二勇士的姓名,只能想象当年他们青春年少,但在生死面前无畏、在敌人面前不退……90年过去,他们的事迹从未被遗忘。红军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将被世人永远传唱。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