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记者许正宏/摄影,台湾“联合新闻网”)
台当局民意机构预算评估报告揭露,岛内薪资有“三低”,包括受僱人员报酬的GDP占比日益恶化、低于平均薪资的劳工比率连年增加,以及加薪幅度低于通膨。最近台当局行政机构成立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则聚焦于薪资成长议题,并拟讨论“低薪”的定义,再对症下药。不过,行政机构最近却增加预算在扩大薪资差距的政策上。
民意机构的报告指出,台湾地区GDP于2018至2022年期间成长22.6%,然而,分配给受僱人员报酬的占比却由45.6%下降至43.9%,而营业盈余占比则由33%增至34.4%。不过,此两项占比最近20年变化不大。在2012至2021年期间,其年平均值分别为44.6%及34.2%,与2002至2011年期间的45.5%及33.8%相仿。至于该报告所呈现的问题,乃因对比的年度是未受疫情影响的2018年,以及疫期解封后不久,住宿及餐饮业仍面临严重缺工问题的2022年。
以“受僱人员报酬”、“营业盈余”占GDP比例,探讨岛内劳、资分配问题也相当粗糙。这是因在“受僱人员报酬”中,涵盖在岛内工作移工的薪资。因此,移工比例增加,会拉高劳方的分配比例。另外,在“营业盈余”中,也包括“境外要素所得”。而其占“营业盈余”比重,由2010年的6.3%,成长到2022年的10.9%,也拉高资方的分配比例。
因此,该报告所指出的下列两个问题更亟待解决:(1)岛内劳工全年总薪资低于全体平均数的比率,自2015年65.8%增加至2022年68.6%,代表高、低薪差距逐渐拉大;以及(2)加薪追不上通膨,受僱员工实质经常性薪资已连三年负成长。
近来岛内服务业受僱员工薪资成长缓慢,导致低薪人员充斥,是岛内低薪问题的根源。在2012年至2022年期间,制造业平均月薪由45,238元(新台币,下同)成长33.6%,而服务业由46,747元仅成长21.6%。就行业分类来看,以括号代表该行业受僱员工人数占比,则2022年薪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为年薪介于100万至110万元间的电力及燃气供应业(0.4%)、金融及保险业(4.9%),以及年薪介于70万至80万元间的信息电子业(13%)。相对的,最低薪的三个行业,则为年薪36万元的(含幼教、补习班、驾训班)教育业(1.8%)、年薪36.1万元的(含美容、美发及按摩业)其他服务业(1.3%)、以及年薪38.1万元的住宿及餐饮业(5.9%)。这些低薪行业僱用大量部分工时人员;2022年时,工业及服务业的部分工时员工占比为4.76%,但住宿及餐饮业的部分工时员工占比却达到23.2%。
至于薪资调幅赶不上通膨,是因受僱员工薪资并未随基本工资同步调涨。虽然自2016年迄今,行政当局已调整基本工资八次,使得基本工资月薪从20,008元增加37.2%、时薪从120元增加52.5%。然而,整体受僱员工的经常性月薪,却仅从39,217元上调15.3%。
由此可见,服务业充斥易被取代、也易沦为非典型就业的非技术性劳工,是岛内低薪问题的根源。为解决此问题,宜使已进入及未来潜在进入这些低薪行业的劳工,能具备其他行业所需的一些技能。但台当局近来政策却背道而驰。例如,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中生修习AI课程,以及增开大学的AI专业课程,皆是对未来有志AI行业者铺路。交通主管部门及劳动主管部门虽补助住宿及餐饮业,但偏向现金补助而非提升技能。经济主管部门近来提出包括四年内增加20万AI人才,以及提供AI厂商更优渥的租税奖励措施,却更有利于目前盘据高薪的金融及保险业,以及信息电子业。
相关部门这些政策,不但对薪资平衡毫无助益,反会扩大高、低薪的差距,行政机构的政策方向可谓明察秋毫,但未对症下药。(台湾《经济日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