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炫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
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通知高中以上学校发放“青年服勤同意书”征询学生服勤意愿引发喧然大波,家长认为是要送孩子上战场而感到恐慌,教育主管部门随即表示此案已经检讨并作出调整,立即停止使用“参加学校青年服勤(含个资提供)同意书”,也将调整修正“学校青年服勤动员准备分类计划”;教育主管部门早在去年就已公开表示停止建立青年学生服勤资料,如今死灰复燃难道与顾立雄毫无关系?
顾立雄上任以来掀起40万民兵之乱等募兵政策引发批判,如今针对“青年服勤同意书”企图弭补兵源不足的结构问题,从民防政策的莫衷一是、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相互推诿、最终低迷的民众响应,这些问题已显示出民进党当局在防务政策的结构性失败。顾立雄的推动方式引发了岛内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不仅反映了防务政策的混乱不堪,更突显出“执政”团队在危机应对上的短视无能,在“朝令夕改民防儿戏”、“陈陈相因出包甩锅”、“寥寥无几一成同意”下,已难掩饰军改政策的全然溃败。
朝令夕改民防儿戏
顾立雄上任后在军事政策的改革措施引发缺乏专业疑虑,为了提升台湾全民的防卫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民防政策,配合赖当局的谋“独”行径,被迫作为强化台湾防卫的必要手段。顾立雄推动的政策却屡次出现“朝令夕改”现象,无论是先前的“全民防务教育”还是这次的“青年服勤同意书”,政策制定频繁改变,已让民众无所适从,如何提高整体防卫意识。
这种变动无常的决策风格,导致台当局丧失了民众信任,也削弱了政策的执行力,在台海紧张局势升温的背景下,这类民防政策对于强化军事战力显然毫无助益。民进党当局先前才又重磅改革兵役恢复一年,倡导美军模块化训练,仅靠政策宣传维持防务形象,依旧导致青年对此失去信心,甚至加剧对于台当局决策的冷漠反感,顾立雄的民防政策显然沦为一场“政治表演”。
陈陈相因出包甩锅
顾立雄认为“青年服勤同意书”没有意义应该废除,却还甩锅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责同意书,否认要求学生支援军事勤务等议题,而是面临重大灾害或是紧急状况可以互助,至于相关同意书还须研议检讨。顾立雄“陈陈相因”的态度,已将争议推给执行单位,逼得教育主管部门承诺家长不会让年轻学子上战场,去年防务主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早已研拟修改所谓“全民防卫动员法”,难道教育主管部门真能保证选择性动员吗?
民进党当局的“甩锅”文化已经成为“执政”弊病,一旦政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推诿他人,进而逃避自身的配套失误,尤其面对日益严峻的防务挑战显然漏洞百出。“全民防卫动员法”在第九条早已引发动员学生参战之嫌,其中“教育动员准备方案”基于所谓“爱台”宣传等精神教育,保留“对学校青年动员服勤、战时致受伤或身心障碍”的相关安置条款,根本是将莘莘学子推向无情战火的“隐藏条款”。
寥寥无几一成同意
顾立雄指出不需要签名同意书,企图掩盖学子对于政策的冷漠反感,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参与“青年服勤同意书”的比例不到一成,如此低的同意率已证明在社会基层的推动完全失败。顾立雄并未解释“寥寥无几”的同意回函,台当局原本期望利用这项政策提高青年对防务安全的参与意识,试图塑造全民参与的防卫形象,反而凸显绝大多数青年并不愿意配合此项政策,也让民进党当局的防务战略陷入了空前的尴尬局面。
国民党民意代表赖士葆建议,可以找“青鸟”、“黑熊”、“太阳花”等民进党员,优先填写服勤同意书,填写比例应该会高于1成。赖清德先前亲自主持“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宣示未来将要培训40万可恃民力,同样宣示投入全社会防卫,支援非军事行动却也引起外界恐慌,主要在于忽视民众对防务问题的真实感受。此次青年群体的低同意率,普遍认为政策内容与需求脱节,也反映出防务教育的长期问题,当青年群体对防务意识抱持持怀疑态度,民进党当局应该深刻反思政策为何无法引起共鸣。
“青年服勤同意书”暴露出民进党防务政策的深层困境,验证“抗中保台”沦为意识形态,一旦空洞口号沦为政治标语,如何真正凝聚青年共识。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