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文明起源、塑造与演进的关键一环。位居其中的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已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1万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体现了海岱地区旧石器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突出的连续性: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跋山遗址是近几年山东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发现。2020年发现后,经过4年连续野外考古工作,在2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掘出土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等40000多件文化遗物。考古人员在现沂河东岸台地发现一个近8米的土台遗存,完整保存了距今10万—5万年的古人类活动,清晰展示了不同时期古人类随着环境的变化使用不同石器组合和生计方式的生活轨迹,展现了早期人类适应自然、顺应自然发展的活动画卷。
以跋山遗址为中心,还分布有距今6.5万—2万年的沂水县水泉峪遗址、葛庄遗址、南黄遗址,以及时代相仿的沂源沂河头遗址、芦芽遗址等,从中可以窥见沂河上游10万年以来古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活演进历程。发现的遗存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中期和晚期阶段,个别洞穴遗址的年代已经进入山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除了本区早期的石英石器技术可以溯源到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洞,晚期出现的以燧石为主要石料的细石器遗址,清楚展示出跋山遗址群中心区域距今3万年古人类的活动遗迹同样丰富。
水泉峪遗址的测年数据显示,细石器所在层位时代为距今2.8万—2万年,石英石器的主要使用年代约为距今6.5万—3万年,其体现出的以本地富产的脉石英为原料、精简务实的石器技术,与10公里外的、时间跨度在5万年之久的跋山遗址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水泉峪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沂沭河流域细石器技术出现的年代问题提供了客观坚实的绝对数据,更为华北地区小石器技术向细石器技术的演变原因和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连同流域内发现的遗址,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分布范围。
目前,通过对跋山遗址群的发掘与初步研究,已基本建立鲁中南乃至山东地区距今10万年以来的文化序列。跋山遗址广泛使用脉石英作为原料,使用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文化特点,可上溯至早、中更新世华北地区广泛流行的石核—石片石器技术传统,其间历经距今约7万年开始的末次冰期的严酷环境,石器组合中典型石器比例出现变化,这是古人类为适应环境造成的,但石器技术未见更替。随后一直发展到距今3万年前后细石器技术的出现。水泉峪船形细石核技术传统承前启后,自距今2.8万年左右开始,一直发展到距今1.9万—1.3万年的凤凰岭文化,以及距今1万年左右的扁扁洞遗址仍可见船形细石器技术孑遗,进而开启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
以跋山和水泉峪两遗址为代表的跋山遗址群的发掘与调查,完整揭示出距今10万—2万年前后的地层剖面,在山东及周边地区十分罕见。跋山遗址群发现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在时空上完整展现了本地区晚更新世人类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将散布在周边地区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石英旧石器遗存完整连接起来,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跋山遗址群的发现为学术界与公众关注的现代人起源,即我们直系祖先来源问题提供了更重要的证据。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均展现出本地区人类的连续发展历史进程。特别是距今7万—6万年的第2期旧石器文化发展态势,更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展示出本地区乃至中国与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
突出的创新性:日益成熟进步的石器制作技术。跋山遗址群四期文化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清晰再现了海岱地区10万年来的历史脉络。跋山、水泉峪两个代表性遗址不仅地层可衔接,且至少保存约15000年的重叠地层。跋山遗址群已发现的旧石器遗存具体可分为四期,前三期以石核—石片技术的连续发展为标志,第四期是以船形细石核技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为特点,无不显示出古人类因势利导、因时而动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第一期文化为距今10万—7万年的跋山遗址下文化层。石制品所用石英原料质量较差,以石核、石片为主,工具修理技术及类型均相对简单,个体较大的石器比例最高,组合特征明显适合加工此时期数量丰富的巨型动物。此外,古人群除了对猎物进行肢解餐食外,还对古菱齿象的门齿进行进一步利用,这是在国内首次发现的象牙制实用工具。第二期文化为距今7万—6万年的跋山遗址中间文化层。此时期石器被加工得更为规整,基本不见一器多用或不定型器物,盘状石核和石球的比例大为提高,与10万年前的石器技术相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特点。同时,为应对冷期的到来,古人类更频繁使用火来改善生活条件。第三期文化为距今5万—3万年的跋山遗址上文化层以及水泉峪遗址中间文化层。可以直观感受到古人群智力方面的进步,体现在对多种石料物理特性的了解更加全面,创造性地采用质地、韧性、硬度等不同的石料加工出不同功能的实用工具。即便仍旧使用脉石英作为主要石料,但其品质明显优化。此外,随着环境的再次变化,器物小型化趋势显著,石器修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最大的变化来自第四期文化,其主要遗存来自水泉峪遗址的上文化层,对应地层的年代为距今3万—2万年。水泉峪遗址出土了目前华北南部地区时代最早的以船形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技术,具体又可细分为2.4万年和2.8万年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细石器技术被认为与末次冰盛期环境的剧烈变化和随之而来的动植物资源的改变息息相关,是石器技术发展史上登峰造极的创新。
此外,跋山遗址群生动再现了古人类应对黄淮海之间晚更新世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历史场景。从距今10万年对古菱齿象与犀牛等巨型哺乳动物的集中利用,到冷期密集用火,末次冰盛期细石器技术横空出世并持续发展,均展示出生活在黄淮海之间的晚更新世人类,为应对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带来的环境变迁不断调整适应策略,创新性采用不同的生计方式,生动重现了我们远古祖先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
总的来说,跋山遗址群正好处在现代人起源的一个关键阶段,展现了10万年以来旧石器文化连续发展的地层剖面,奠定了山东乃至华北地区10万年以来古环境变迁与文化发展演化研究的背景框架,证明了海岱地区旧石器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作者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