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白求恩:“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12-26 17:46:38

1939年12月,延安各界代表齐聚在中央大礼堂。会场里沉静而肃穆,正中央位置高悬着一幅黑白画像,画像里正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此时会场传来悲壮激昂的旋律,这首《白求恩纪念歌》是延安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和词作者朱子奇,在听闻白求恩逝世的消息后共同创作的悼念曲。一个月前,深入晋察冀前线救治伤员的白求恩因挽救一名战士的生命不幸牺牲。为了纪念他,党中央举行隆重悼念仪式,毛泽东在12月21日发表《学习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后来,在编入《毛泽东选集》时,文章经过毛泽东本人修改并改名为《纪念白求恩》,与《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并称“老三篇”。自此,白求恩的名字家喻户晓、白求恩的精神代代相传。

笃定信仰,就坚定走下去。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基督教家庭,他和祖父一样走上了医学道路,30多岁便已成为北美著名胸外科医生。他拥有医学界众多的头衔,完全可以过上体面而富足的生活。但是,当他看透资本主义制度丑恶本质的时候,他宁肯走出豪华的公寓,到工人的生活区里,接受“同志”的称号。在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探寻中,白求恩更加深入社会实践,寻找人生的目标和价值。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共产党,感到是找到了生命的归属感。他对妻子弗朗西斯说:“我现在的人生轨迹看似有些离经叛道,但只要我认定它,就会坚定地走下去。”他从斯诺的《西行漫记》、史沫特莱的《红军在长征》等书籍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英勇事迹,加之他的苏联考察之行,让他坚定了“一定要到中国去,一定要到延安去”的信念。1937年白求恩在申请前往中国时专门向加拿大共产党组织表示:“我只有一个条件,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要让世人知道诺尔曼·白求恩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牺牲的。”白求恩对于信仰、对于信念的追求铸就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

不愿做一个特殊的人。党中央、毛泽东对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十分关心,在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一百元。”白求恩在接到转来的电报后,十分感动,却谢绝每月百元津贴。他还对动员他收下这笔钱的聂荣臻说:“普通战士每月一元钱,我不过是卫生顾问,也应该减到一般战士每月所得的一元钱。”“我从延安来,我知道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津贴都很少,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我愿过中国革命队伍普通一兵的生活。我是来支援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我不应该有任何特殊,我要穿好、吃好就在加拿大不来了。”在白求恩的坚持下,这笔钱最终成为伤员的特别费,这样的解决方案白求恩很是高兴。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没有钱,也不需要钱,可是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这些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工作。对于他们,共产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说一套或想一套。他们的共产主义是又简单,又深刻,像膝关节颤动一样的反射动作,像肺呼吸一样用不着思索,像心脏跳动一样完全出于自动。

热忱负责,精益求精。白求恩始终认为,一个医生的责任,就是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对那些因伤残而不能重返前线的伤员,也要设法使他们残而不废,尽量有参加一定劳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他要求医务人员把伤员当作自己的亲人,看作是自己的兄弟、父亲,倍加关怀爱护,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叫他们受痛苦。在救治一个10处穿孔、严重腹腔积液的伤员时,白求恩被深深震撼:多么英勇的同志呀!简直不可想象,他竟然坚持了那么激烈的战斗,而且取得了胜利。这就是我们的同志,他生命的力量,绝不是医学科学所能解释的。白求恩把自己当成一挺机关枪使用,只要有战斗,他决不停歇。在工作中,他严谨细致、极端负责。在他看来,工作中的混乱是不可原谅的,马虎大意是不能接受的,相互推诿是不能容忍的,对待伤病员的任何怠慢和不负责任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他的话让很多身边的同志铭记一辈子。

永远的同志。白求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里,毛泽东亲自任命他为八路军的卫生顾问,他感到这个称号比什么都崇高。他感激毛泽东对他的信任。“一个掌握了技术的人也不一定称得起八路军的军医,我们的军医还得具备一个重要条件,成为马克思说过的那种人民的公仆。”这是白求恩对红色军医的定位,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真正这样践行的。弥留之际,他在给聂荣臻的信中写道:告诉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在中国的两年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最幸福的时日。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

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因抢救伤员时感染,经抢救无效病逝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延安的报纸,用头号大字,登载了白求恩逝世的沉痛消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唁电,写道:“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华参战,在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服务两年,其牺牲精神,其工作热忱,其责任心,均称模范。”诚如此,白求恩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在晋察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对白求恩作了高度评价:“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他在文章中写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白求恩精神就这样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超越时空、永恒不衰。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