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丽莎是著名的中国商业史研究者,现任美国圣母大学教授、历史学系主任。她出生于德国,幼时便对铁路和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学习期间,她曾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交换学习,其间多次乘坐中国列车在国内旅行。后来她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中国史学者科大卫。她的《铁路与中国转型》一书,是一部关于中国铁路发展历史的研究型著作。这项研究历时十余年,在此期间,她搜集了大量中、英、德文的关于中国铁路的档案材料、报纸、私人日记、通信、文学作品、广告等,还曾于2005年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整年的实地调研,走访原铁道部机关、铁路局机构、铁路大院、车站、铁路博物馆等,还访谈了相当数量的老铁路工程师和一线铁路工人,书中充满了历史的细节和对一些比较少见的珍贵档案和材料的分析。
中国官员和工程师并没有被动接受帝国主义的主张
柯丽莎在书中指出:“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既是一个全球故事,也是一个中国故事。”中国铁路作为“全球故事”的这一特点,在其发展早期就很突出。那一时期,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均不具备自主推动铁路发展的能力,因此,中国不得不面对多个帝国主义势力,它们更是为了实现对中国铁路建设和运营相关利益的掌控而彼此展开了竞争。柯丽莎在书中详细讨论的津浦铁路(后来的京沪铁路)建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因为津浦铁路跨越了当时德国和英国殖民者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所以最终两国取得了“联合特许权”,由两国资本共同创设的企业联合来推进铁路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是由德国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山东负责北段建设,英国在苏皖两省境内负责南段建设。
当时,德国人为了确保其在中国铁路上的长期利益,在中国推广德国工业产品,希望在培训铁路工人和工程师时,使用德语作为教学语言,从而将德语推广为整个中国铁路的工作语言。就动机而言,这与法国人要求在京汉铁路沿线使用法语如出一辙。对于这种关乎国家主权和人民便利的问题,中国官员和工程师并没有被动接受帝国主义的主张。柯丽莎注意到,早在1913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次年),新成立的中华全国铁路协会就在其期刊上发表了《铁路应用中国文字授》的文章。此后,虽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国铁路上仍时有出现,但铁路票证、运输规则、列车时刻表等均用中文写就。
铁路管理逐渐由外国人垄断到由具有专才的中国人来承担
无论外国势力如何主导着中国铁路建设,真正在铁路工地上施工的工人,基本都是中国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国外接受训练后回国,投身铁路建设和管理事业。除了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外,柯丽莎在书中还提到了王景春。王景春留学美国,在耶鲁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分别获得了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和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曾担任京奉铁路会办、京汉铁路会办、京汉铁路局局长等职,一直投身铁路管理工作,这也标志着除了铁路建设外,铁路管理也逐渐由外国人垄断到由具有专才的中国人来承担。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下的中国铁路进入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阶段。柯丽莎特别强调了铁道兵这支特殊的队伍所作的巨大贡献。她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将由中央所领导的建设与军事存在相结合,这样的战略做法使得在困难地区建设雄心勃勃的铁路工程成为可能”。从此,铁路建设不再像外国资本控制时期那样以逐利为目标,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或者有现实需要的矿区,而是稳步向西南、西北等地发展。由此,成渝、宝成、兰新、成昆等铁路相继建成,有力推动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除此之外,当时即便是在东部,相当多的山区也没有铁路通达。例如在福建山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启了鹰厦和峰福铁路建设,当地人才第一次见到火车,“与铁道兵接触”以及去工地附近观看铁路建设,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重要的“兴奋点”。正如柯丽莎所说,通过铁路,人们把“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带到了内地和边疆”。
柯丽莎注意到,早在1921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铁路建设计划,意图将铁路延伸到中国各地,甚至越出国境。但孙中山的方案,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他的个人愿景,当时并没有实现的路径,取得的成果也极其有限。只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领导下的一代代铁路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夙愿才得以初步达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柯丽莎所说,铁路可以作为现代中国历史延续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物,通过铁路来“推动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百余年来一直都是重要的国家议程。
中国铁路“国际角色”的转变
在书中,柯丽莎将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海外铁路投资建设也纳入了视野。过去,虽然铁路在国内运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在国际运输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寻求与欧洲、中东、南亚和非洲市场的进一步连接,跨越亚欧大陆的铁路网则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补充,铁路也成了“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柯丽莎充分肯定了中国铁路“国际角色”的转变,她提到:“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在非洲大陆上修建铁路,但现在中国又取得了一个新的角色,不仅为非洲提供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即从埃塞俄比亚到吉布提的铁路,也确立了在技术、工程质量和速度方面的标准。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都是设备和技术的接收端,但现在,通过施加自己的铁路标准,中国已经到了输出端。”
近年来,在国内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基本成网的同时,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中国铁路国际合作项目已经竣工或者正在有序推进。在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进行铁路建设的丰富经验,以及中国铁路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不断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的铁路自主创新,为铁路项目“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柯丽莎提到,中国铁路经过艰难努力取得的成就——即“连接核心区域、强化区域市场整合、将现代铁道网与其他的各种水路交通模式连接在一起”——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能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铁路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