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涤源,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武家桥。1921年,汪涤源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的重大飞跃,1922年秋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程。
1925年春,汪涤源前往杞县甲种农业学校任教。他走到哪里,就把革命的种子撒到哪里。他积极地在进步师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建团工作,并与共产党组织派至杞县的吴芝圃、张海峰等党、团员一起,开展革命活动。五卅惨案爆发后,汪涤源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在农民和工商学各界开展反英宣传和募捐,援助罢工工人。这时,为了加强对杞县革命运动的领导,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共青团杞县特别支部。在团组织的领导下,汪涤源将农校进步学生组成若干支宣传队,分头下乡发动农民,向农民宣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募捐援助罢工工人的重大意义。同年8月,中共杞县特别支部成立,汪涤源即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3月,中共豫陕区委从河南各地推荐了28名同志到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汪涤源是这批学员之一。在农讲所里,汪涤源聆听了毛泽东、彭湃、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张秋人、萧楚女等人讲授的课程,受益很大。在农讲所为期4个多月的革命理论的学习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对汪涤源以后从事革命活动,特别是从事农民运动、开展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年9月中旬,汪涤源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随北伐军经韶关北上,到达武汉,担任湖北省农民协会特派员。11月,省委派他去汉川县视察农运情况,指导工作。12月,在中共汉川县第一次党代会上,汪涤源当选为该县县委书记。
汪涤源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想把农民运动搞起来,必须有一支能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的骨干队伍。为此,他创办了汉川县“党义研究所”。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学员讲授了革命理论、革命任务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课程,既紧密联系实际,又通俗易懂,授课效果很好。由于环境的艰苦和过度的劳累,年轻的汪涤源患上了肺结核。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多次昏倒在讲台上。
为了工作需要,1927年2月,汪涤源被调到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4月,中共中央组织了“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前往河南。汪涤源又被派往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工作。看到豫南大地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但也发现,由于农民运动发展迅速,对受压迫的农民群众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宣传教育,他们的阶级觉悟程度急需提高。为适应河南农民运动深入发展和配合北伐军入豫作战的需要,汪涤源返回武汉,向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提出“凡是河南人都回河南做农运工作”的建议。他的建议被采纳,在汉口学习的百余名河南青年被派往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组,赴河南做农运工作。这些回豫的农运骨干被派往豫南京汉铁路沿线各县。他们深入农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农民组织发展了农民武装,为北伐军入豫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加强对信阳县委的领导,支援北伐军作战,上级党组织派汪涤源任中共信阳县委书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汪涤源组织农会的自卫武装力量,配合北伐军对反动势力给予了沉重打击,支援了北伐。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0月,汪涤源被派遣回河南从事豫南地下党的工作。汪涤源在远离党的领导、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恶劣形势下,出于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自动把回乡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成立支部,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28年2月中共南五县特委正式组建后,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决定在潢川的大荒坡举行暴动。汪涤源因腿伤复发和脚疾未能亲往大荒坡,但他派出了姚正成等30余人参加暴动。大荒坡暴动,因时间仓促、准备不足、计划不周而失败。暴动失败后,汪涤源向党员和群众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于他工作出色和组织才能卓越,在3月21日商城中共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共商城县委委员。
大荒坡暴动失败后,中共河南省委为了加强南五县的领导力量,派汪涤源去固始县担负党的领导工作。为了便于开展革命活动,他通过关系,被聘为固始县中学英文教员。在县中学期间,他利用一切课余时间串联发动工农群众。实践使汪涤源深刻地认识到,革命没有武装不行,要想取得武装暴动的成功,必须农运、兵运一起抓。不久,汪涤源因策反驻固始的国民党十二军第一师未成,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种种酷刑,他坚贞不屈,被杀害于潢川北门外,时年28岁。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