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拱之,乳名小玉,学名危玉辰,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拱之。1905年10月31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城内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1924年,19岁的危拱之考入开封河南第一私立女子中学。1926年11月加入共青团。1927年年初,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第一批受过正规军校训练的女共产党员。
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后,危拱之随女生队参加了攻坚战斗和之后的海陆丰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1929年6月末,危拱之随一批同志到达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因反对王明宗派集团,被戴上“托派嫌疑”帽子,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1931年回国后,危拱之被派往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宣传科工作,同年被恢复党籍。但在王明“左”倾路线下的“肃反”中,她又被当作“托派嫌疑分子”,被“永远开除党籍”。她蒙冤受屈不动摇,跟随中央红军干部团参加长征,途中她时刻以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32名参加长征的女战士之一。由于她的优秀表现,1935年年底,她又被恢复党籍。
1936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抗日剧社”,危拱之被任命为社长兼导演。为了推动联合抗日,瓦窑堡会议之后,党中央成立了以红军总参谋长叶剑英为首的东线(陕北)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在安塞开展工农红军同东北军的统战工作。1936年七八月间,中央军委指示危拱之率人民抗日剧社由保安前往安塞杨家沟为东北军官兵演出。演出中,危拱之和红军文艺战士的表演深深地感动了东北军官兵。
1938年2月,危拱之被派回河南工作,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在此期间,她领导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创办了“孩子剧团”,到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孩子剧团在危拱之的带领下,沿陇海铁路前去郑州、洛阳演出,一时蜚声中原,所到之处,赢得了各界民众,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和地方行政官员的热烈欢迎。在危拱之的领导下,剧团到豫南、豫西南、豫中一带活动了两年之久,为宣传民众抗战,掩护河南省委开展统战工作和白区秘密斗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干部。同时,作为豫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危拱之同国民党信阳县县长李德纯的统战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对开展豫南抗日斗争起了极大的作用。6月下旬,危拱之来到确山竹沟镇,任中共豫南特委组织部部长。根据党中央“大力发展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特委在所属15个县内迅速发展党员,为该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准备了大批干部。12月中旬,信阳挺进队整编完毕,李德纯任司令员,王海山任参谋长,危拱之任政治部主任。之后他们率队向鄂豫边界的四望山挺进,全力开创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危拱之带领原战教团的数十名同志,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点燃抗日救国的火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受到过红军游击队革命影响的四望山区又沸腾起来。信阳挺进队创建的四望山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从豫南挺进武汉外围地区开辟了通道。
1939年4月末,根据中原局的部署,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大发展,朱理治、陈少敏同志即将率部从竹沟南下。危拱之由四望山返回竹沟,接任豫鄂边省委(豫南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8月,省委在竹沟召开扩大会议,危拱之被选为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危拱之随军赴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中共赤峰市委副书记、书记,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妇女部部长等职。危拱之总是先人民之忧而忧,和人民群众共度危难,她常对身边的同志讲:“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和一切旧官吏的根本区别。因为我们的干部不搞特殊化,群众才真正信任我们。如果我们的干部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那么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不成了卖膏药的幌子了吗?”不久,中央土地会议的精神传达下来,危拱之将市委工作移交给别的同志,担任中央分局第三工作团团委书记,深入农村,全力投入土地改革运动。由于危拱之的辛勤努力,建平等县的土改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主办的《群众日报》以头版首要位置予以介绍。在土改胜利的基础上,危拱之立即开展建党和建军工作。分得土地的人民纷纷报名参战、参军,支援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危拱之因病长期休养,1973年在北京病逝。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