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皖西泊湖突围战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5-01-02 11:53:05

1938年,林维先(左)同战友在七里坪。

1942年1月1日,国民党顽固派经过秘密准备,集中优势兵力,突然向位于泊湖地区的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发动围攻。挺进团在林维先团长的指挥下克服武器弹药不足等困难,沉着应战,和顽军奋战8昼夜,在毙伤顽团近300人后,成功突出重围,转进巢(县)无(为)地区继续战斗。

开辟三官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0年6月,新四军军部决定,以三支队五团三营为基础,与桐庐游击大队等部合编为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由林维先任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全团共约700人。

8月初,林维先率部队北渡长江到桐庐无地区,迅速进行挺进团的组建工作,不久,各部队在桐东水圩集中,召开了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成立大会。

挺进团成立后,首先拔除了无为老牛埠和桐东孙家畈等敌伪据点。在桐东站住脚后,挺进团立即以水圩根据地为依托,以大队为单位分散活动,相机与敌作战,消灭并驱除了大批日伪势力。到9月间,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的密切配合下,林维先率领的挺进团经过10多次战斗,扫清了三官山外围土顽据点,并在周围一带新成立了4支游击队,从而控制了三官山、将军庙、钱家铺地区,初步形成了以三官山为中心的桐、庐、无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团建立的巢无抗日根据地形成东西呼应之势,完成了新四军军部赋予的任务。

皖南事变后,上级决定,由无为游击纵队以及林维先率领的三支队挺进团组建成新四军第七师。第七师成立后,原三支队挺进团改为七师挺进团,共辖一、三两个营,林维先仍任团长。1941年3月中旬,林维先奉命率挺进团向西进入大别山区,在桐城、潜山、怀宁、舒城、霍山、岳西等地开展活动,开辟新的游击区,并负责打通与新四军第五师部队的联系。林维先率挺进团抵达桐西后,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及游击队的配合下,歼灭了部分反动武装和土顽据点,并决定以蒋潭地区为依托,向四周邻县开展工作。随后,挺进团配合中共地方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和争取伪军、伪组织及帮会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该地区原国民党军的两支队伍,在挺进团的统战工作争取下起义,后来改编为新四军游击队。当时桐西及其周围的一些地方政权,名义上是国民党的,但大多数区、乡、保、甲长都暗中为根据地办事,其中有些人后来还参加了革命队伍。挺进团还争取了部分伪军、伪组织和帮会人员,通过他们掌握安庆地区的日、伪军动态,掩护中共党、政、军人员出入安庆,购买医药和军需物资。至7月,挺进团将桐西蒋潭周围一带的一些主要土顽据点基本扫除,在桐西建立了一块以蒋潭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在建立桐西游击根据地的期间,林维先还率部在宿松陈汉沟与张体学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鄂豫挺进纵队独立团会合,从而打通了新四军七师与五师之间的战略联系。

发展宿望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1年7月,林维先奉上级指示,指挥挺进团七八百人,分四批西进至宿松、望江、太湖三县之间的泊湖地区,同赣东北特委及其领导的游击大队汇合,开辟和扩大沿长江两岸敌、顽之间地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9月间,挺进团团长林维先带领两个连,从桐西出发,乘3条渡船抵达王家墩。为了加强泊湖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新四军第七师师部决定派李丰平任鄂皖边区特委书记兼挺进团政委,黄先为副书记。从此,王家墩成为共产党领导沿江湖区军民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的指挥中心。

10月,林维先奉师部指示,将宿望湖区独立大队改编为宿望独立团,刘宗超任团长,中共鄂皖地委副书记黄先兼任政委,团部也驻扎在王家墩,军事上由林维先统一指挥。为了巩固和扩大湖区根据地,挺进团进驻湖区后,林维先采取“适时分散、相对集中”的作战方式,令挺进团第三营以连为单位,深入到湖区外围地区活动,以牵制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挺进团第一营和独立团则主要在湖区附近地区活动,打击敌顽,负责掩护湖区工作的开展。

为打击日伪顽反动势力,挺进团和独立团在湖区开展攻势,积极开展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为主的武装斗争。据统计,1941年7月至12月半年时间,挺进团先后进行大小战斗近30次,捣毁敌、伪、顽军据点和顽区公所、乡公所21处,毙、俘敌顽570余人,缴获机枪2挺、长枪190多支、手枪4支、驳壳枪3支、手榴弹数百枚、子弹数千发,还有大量其他军用物资。

到1941年底,湖区的形势发展很好。挺进团主力在宿松湖区驻扎,与地方部队和民兵配合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伪、顽,保卫了根据地,独立团和地方武装、民兵已经发展到3000多人,武器装备也有了改善。这时,望江县城的日伪军已全部被驱离,土顽大部分缩进县城。宿松县矮脚峦以东,望江县的杨湾以西,东西长几十里、南北宽约四五里的地区,均为新四军掌握,以泊湖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已初具规模。敌后游击斗争深入到临近各县,一度形成了以湖区为中心的广阔的游击区。

在根据地,党的组织、抗日民主政权、武装力量、群团组织都有了充分发展,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均已组建起来。为了巩固根据地,防御日伪顽的进攻,挺进团还和分局地方干部群众一起,在许家岭一线修筑了防御工事。

与顽军3000多人激战8昼夜

根据地形势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惊恐。1941年10月,国民党桂系顽军调集一七六师、一三八师及各县常备队、地方土顽,成立清剿指挥部,秘密将三宫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宿松湖区作为重点“清剿”区。

1942年1月1日,顽军出动3000多人,携带重型武器,分东西两路向泊湖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对挺进团实施东西夹击,摧毁泊湖抗日根据地。根据地抗日武装在李丰平、林维先统一指挥下实施自卫反击。

面对顽军优势兵力的进犯,林维先身先士卒,指挥挺进团、独立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激战至1月5日,由于弹药用尽,西线失守,主战场转移到洪岭。5日夜,一营连夜赶往洪岭、许岭之间,构成新的防线。顽军指挥官发现新四军弹药不足后,强迫士兵更加疯狂地向前推进。挺进团、独立团指战员在林维先等的指挥下,用大刀和长矛与顽军激战。8日夜间,林维先得到情报,顽军大批增援部队已经到达。为保存力量,林维先和李丰平等商议后,决定突围转移。

根据地党政机关人员、伤员和地方武装接到转移命令后,当即行动,从水路转移往桐西。林维先则率挺进团和独立团负责断后。经过激战,各部陆续突出重围。值得一提的是,挺进团七连一个排担任阻击任务,他们一面打击顽军,一面挖地道,坚持到9日晚上,终于借助夜幕的掩护,通过地道冲出重围。

此次战斗,挺进团、独立团在武器弹药短缺的情况下,经8昼夜激战,击退国民党顽军优势兵力的多次进攻,在取得毙伤敌人近300人,缴获重机枪1挺、枪支数十支,子弹十几箱的战果后成功突围转进。

(作者系北京市文史研究者)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