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征第一仗所在地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重温红色记忆——
首战告捷,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
■郭冬明 钟东有 兰善喜
位于百石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内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纪念雕塑。
百石长征第一仗胜利纪念碑。
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烈士之墓。
红军送给百石村村民刘声亮的马灯。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在江西省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打响。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后的第一场战斗,红军首战告捷,突破了敌人的严密封锁,打破了敌军妄图将红军“扼杀在摇篮里”的妄想,为红军长征的胜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90年后的今天,我们透过革命文物和战斗遗址,重温“长征第一仗”的烽火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不畏牺牲、英勇向前的战斗精神,以此激励吾辈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长征首战展现红军决胜心
来到新田镇百石村“百石长征第一仗胜利纪念碑”前,往西北方山顶眺望,从前国民党粤军的碉堡地基还隐约可见,碉堡下长达500米的壕沟蜿蜒绵长,置身于此,我们仿佛看到了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领导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为堵截红军,国民党军设置了4道封锁线,其中第一道封锁线在信丰、安远、赣县和南康一带,由国民党粤军驻守。这条呈弧形的封锁线沿信丰桃江东岸修筑,南北长约120余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为加固封锁线,国民党粤军在全线构筑了数以百计的碉堡,设置了铁丝网、深沟、暗堡等防御工事,并将地方靖卫团、“铲共团”推到封锁线的最前沿,负责扼守关隘、集镇和交通要道。敌军认为这道封锁线“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甚至扬言“红军休想越雷池一步”。
10月18日,中革军委发布突围命令,决定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地段突破粤军的封锁,向湘南前进。具体部署是:红1军团为左路,攻歼新田、金鸡之敌,向安西、铁石口方向发展;红3军团为右路,攻歼韩坊之敌,占领古陂,向坪石、大塘方向发展;红9军团随红1军团后跟进,掩护左翼安全;红8军团随红3军团后跟进,掩护右翼安全;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红5军团担任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前进。
10月20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和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指示,红3军团第4师作为先头部队,由赣县塘坑口向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挺进。百石村为信丰县与赣县交界处的小村庄,是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的前沿据点,由国民党信丰“铲共团”常备队第2中队驻守。
21日上午,红3军团第4师从赣县韩坊向新田百石村摸索前进时被守敌发觉,遭到火力阻击,中央红军长征的第一仗就此打响。第4师第10团集中火力发起冲锋,抢占制高点,架起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随即,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越过铁丝网,翻过深壕,向敌人冲去。守敌见势不妙,弃堡躲进“万人祠”大堡垒,陷入红军重围。听到激烈的枪声,驻新田镇金鸡圩的国民党军1个营企图增援百石守军,途中遭到第4师第11团迎头痛击,敌人溃不成军,仓皇逃走。红军在对龟缩“万人祠”的“铲共团”展开政治攻势无效的情况下,于傍晚用炮火将堡垒摧毁,全歼顽敌200余人。
百石战斗的胜利,撕开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的缺口,为红军顺利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奠定了基础。随后,红军在信丰境内先后取得新田、金鸡、古陂、石背等战斗的胜利。至27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了信丰桃江河,通过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
不朽丰碑彰显先烈报国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来到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烈士墓前,瞻仰着先辈的事迹时,人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洪超受命率领第4师担任先头部队,作为右翼先锋,走在全军最前面。一路上,洪超率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斩关夺隘,为后续大部队开辟前进道路。
10月21日上午,洪超指挥第4师第10团到达百石村附近,一举攻下敌军制高点上的碉堡,向敌发起猛烈攻击。战斗僵持不下之际,洪超率1个排到前沿阵地进行侦察,不幸被敌堡垒围墙内射出的1颗流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第4师政治委员黄克诚得知此消息后,伫立在原地,沉默了许久未曾说话。红军将士化悲愤为力量,迫击炮发出猛烈炮火,将“万人祠”大堡垒1米多厚的围墙炸开了几个大缺口,战士们愤怒地高喊“为师长报仇”的口号向前冲,全歼了躲在祠堂内的顽敌,缴枪30余支。
彭德怀在得知洪超牺牲后,心情十分沉痛地说:“洪超同志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值得我辈学习!”彭德怀在临终前还告诉身边的人,说不要忘记洪超,他是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个师长,是一名优秀的战将。
冲天的炮火拦不住红军前进的脚步,敌人的围剿浇不灭红军的斗志。在面对敌人的围剿时,总有不畏牺牲的红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向前。
1935年3月,根据中央二月指示精神和中央分局分九路突围的部署,时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治委员阮啸仙和赣南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等,率独立第6团和赣南省党政机关干部1800余人,从于都上坪山区出发,向安远、信丰方向突围。
此时,安远和信丰驻有国民党粤军3个师和1个独立旅,装备精良,且在这一带筑有坚固碉堡,重兵防守。由于山高林密,敌人封锁十分严密,1800余人的队伍目标太大,容易被敌人发现,也不易展开与敌作战。
“应以连或两连为单位”“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到三南与河西去活动”,阮啸仙与蔡会文果断决定。在阮啸仙等人指挥下,部队急行军,并与敌人激战后,冲破了国民党粤军于都县马岭和赣县牛岭封锁线。
3月6日,当部队突围至信丰县安西镇上迳村枫树庵附近的上小埂时,阮啸仙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4月,陈毅在信丰油山闻此噩耗,写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篇《哭阮啸仙、贺昌同志》。诗中的“阮誉传岭表”“审计呕心血”,是对阮啸仙一生功绩的最好总结。
自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以来,敌人不断围追堵截,我军困难重重,但这些艰难险阻锻造了一位位可歌可泣的英雄。据了解,当年240万人口的赣南有33万人参加红军,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战士倒下,从长征第一仗到翻雪山、过草地,众多英雄烈士的忠肝义胆谱写了长征路上不朽的诗篇。
生锈马灯见证军民鱼水情
在百石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的历史陈列室内,保留着当年红军留下的部分物品,一盏制作精致的马灯十分显眼。这盏马灯是当年红军送给百石村村民刘声亮的。如今,马灯上虽有岁月侵蚀的斑斑锈迹,但军民鱼水之情依旧熠熠生辉。
百石战斗打响前,百石村村民刘声亮一家主动让出老宅,作为红3军团临时指挥部。当时7岁的刘声亮喜欢看书写字,但由于家里贫穷,点不起灯和蜡烛,平时只能割松油点灯看书。红军搬进刘家老宅后,几盏马灯把房间照得通亮。红军官兵见刘声亮小小年纪勤奋好学,便在马灯下教他看书写字,还给他讲许多革命的道理。
百石战斗当天正逢市集,红军先头部队发现这个情况后,积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动员群众不要赶集,以防泄露军机。当地群众为支持红军行动,都待在家里。正因如此,红军逼近新田镇制高点时才被敌军发现,从而让红军有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在刘声亮和村民的记忆里,那一仗打得异常激烈,国民党军死伤数百人,红军也有伤亡。看着红军为革命为人民冲锋陷阵,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当向导、抬担架、救伤员、运物资,游击队和群众还主动与红军配合作战。当敌人躲进“万人祠”堡垒时,当地群众又主动为红军出谋划策,选择最佳突破口进攻。
在刘声亮一家的带动下,村民纷纷腾出家里的房子给红军居住,还送来大米、南瓜、红薯等食物,商户们甚至把店铺的门板拆下来给红军作床板。得知红军队伍在征召新战士,村民们积极响应,鼓励年轻人报名参军。当年百石村参加红军的人数有数十人,有效补充了红军部队的战斗力量。
在红军即将踏上新的征途时,他们将马灯送给刘声亮留作纪念,希望这盏灯给刘声亮一家带来光明。之后的几十年,刘声亮一直珍藏着这盏马灯。后来,当他听说百石村要修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陈列室,便毫不犹豫地将这盏马灯捐赠出来,并告诉子女要饮水思源,红军送的马灯,就应该让它在陈列室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
现在的百石村街道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几排红军住过的土木结构房屋。为了保存这些房屋,留住红色记忆,这里的村民一直没有翻新旧房。“消灭广东白军,扩大红军”“庆祝鄂豫皖红军……大胜利”,落款有“中国工农红军团”“红天月丙三支”等字样的红军标语,在斑驳的墙壁上依然清晰可见。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