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抗中保台”方程式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网友评说      2022-08-23 15:34:47

李林杰 四川大学政治系研究生

民进党近年来的胜选方程式可以简约成四个字:“抗中保台”,并且成功将“抗中保台”送入“政治正确”。所谓“政治正确”,在政治社会中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实,它指涉行动和思想与官方立场或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

在非选举社会,民间舆论服从官方立场构成“正确化”的机制所在,“正确”是“在朝”;而在选举社会,则是政党意见服从大众舆论,“正确”是“在野”;而凡是违背“正确化”的机制,自持为“正确之化身”的力量,便会诉诸手段加以惩罚,并谋求矫正。

握有了“政治正确”,意味着站在一个特定的政治立场上,能拥有道德的光环,在道德优越感的加持下,为正义而代言而战斗。在非选举社会中,“正确”的政府矫正“不正确”的敌人,是为民除害;在选举社会中,“正确”的人民惩罚“不正确”的政党,是吊民伐罪。两种叙事的中心概念,都落在“人民”两个字上面,仿佛“人民”与“正确”划上了等号,并构成一个实然的概念承担起正义的脊梁。

但“人民”毕竟是鲜活的存在,而非抽象的定义。只见过一个一个的“人们”,从来没有存在自足的“人民”,因此存在一种可能:“被代表的人民”或“被操纵的人民”之出现。

人民是可以被代表的,只要政党敢于背弃自身的责任。在选举社会中,代理者口中自降为人民的公仆,实际上操弄并宰制着民意代表的正确,让中道的竞争政党在社会中无立锥之地。人民是可以被操纵的,只要政党乐于注输自身的意识形态。在选举社会中,不存在真正意义的选民,只存在尚未被政党意识形态收割的大脑。一旦政党善于操纵意识形态,少数中立的大脑将成为多数人意识形态信条的牺牲品。

当“抗中保台”成为“政治正确”时,那些不愿意“抗中”的人“被代表”了,那些希冀以其他方式“保台”的人也“被代表”了。事实上,笔者认为,凡是台湾人自然会保台,因而“抗中保台”成为“政治正确”,不过意味着“抗中”成为“政治正确”,从而构成“执政党”宰制民意、抨击对手的一张牌;由是,2300万台湾人被民进党所“代表”,通通被迫而“抗中”,要视大陆为血海深仇、深恶痛绝、全民皆兵、毁家纾难,从而为民进党的选票与江山来买单。

当“抗中保台”成为“政治正确”时,也意味着人民“被操纵”了,而不问“抗中保台”这个方程式本身的机理有无问题。“抗中保台”的方程式倘若正确,即以下表述可以成立:以“抗中”的方法,可以达到“保台”的目的。这意味着两点:一来,“抗中”是手段,“保台”是目的,而非相反;二来,“抗中”的手段,加以使用能够“保台”。

民进党是否仅仅将“抗中”视作手段?“抗中”是否被定义在手段层面而非目的层面?此句值得商榷。大陆的一切惠台措施均被民进党视作洪水猛兽,乃至于人道主义援助亦被拒之门外、两岸交流活动也被打入冷宫。民进党或许不是把“抗中”视作手段,而是“抗中”第一、“仇中”第一。任何一种手段,或许在适当时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但不必然具有永久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更不能成为可欲之目的。手段本身的目的化,往往导致手段本身的功能失调,并构成达致真正目的之桎梏。民进党一昧“抗中”,乃至于“抗中”本身目的化,或许造致的是“保台”本身,也成为了“抗中”的牺牲品与抵押物。

“抗中”的手段,加以使用能够“保台”吗?此句亦值得深思。何为“保台”,无非两点:保台海之和平,保台海之现状。如果台海成为焦土,“保台”当是无意义的;而如果现状被改变,“保台”也是危险而不确定的。

“抗中”可否保台海之和平?答案是必然否定的,即使如民进党鼓吹的所谓坚守百日,保卫也当是焦土罢了,而非和平。用对抗的方式、挑衅的手段,去激怒一个咫尺之隔的巨人,声称所欲求的反而是和平,简直匪夷所思。“抗中”能否保台海之现状?答案是先界定两岸的法理现状为何。国共两党所达成了法理现状共识为“九二共识”,大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界定为“国家不分裂”,而蓝营依据“中华民国宪法”诠释为“一中两区”,由此以至形成马英九时期八年的“现状共识”。是蔡当局抹红、曲解并推翻了“九二共识”,提出“互不隶属”将两岸的治权分治推至主权分裂,造成两岸当下的困境。

是蔡当局的“抗中”推翻了两岸既有的法理现状,也是因为既有的法理现状共识被推翻,“抗中”本身从而成为唯一选项愈演愈甚。“抗中”不是保卫和平,而是破坏和平;“抗中”不是保卫现状,而是破坏现状。现状便是和平,和平便是现状,和平的现状依托于求同存异、各自阐述的“九二共识”。

一个中道的政党,“政治正确”的语境下会被“正确化机制”所矫正,理性、中道在被代表、被操纵的人民之审判下,成为妥协、软弱的替换词,政党在选举社会中的命运可想而知。而当两岸“正确化机制”的“自我正确进程”彼此强化,终由战后的“强者”再进行类“转型正义”的“正确化”,无疑是文明社会的悲剧所在。

这个中道的政党所提出的保台方案,被民进党称作“和中保台”,而该政党也似乎乐于接受,从而在“和中”与“抗中”的标签下呈现出所谓的“软弱”。事实上,“抗中”不能“保台”,而“保台”需要“和中”;与“抗中保台”的彼得之路相对照的,应当是“保台和中”:“保台”需要“和中”,“保台”即是“保卫和平的现状”,后者需要两岸的努力。【文章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