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上任还没满月,台经济部门主管谈电力就时不我予?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4-06-18 10:07:28

台经济部门主管郭智辉在核电议题上态度反覆,引发议论。图/台湾《中时电子报》资料照片

台经济部门主管郭智辉就任不到一个月,在核电议题上,态度反覆,引发不少议论。来自产业界的郭智辉,深知供电稳定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台湾未来的能源走向,抱持开放可讨论的态度,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在核能议题方面,郭于就职前先称“核能是干净能源”,并表示未来上任后面对核电议题,会符合民主做法,尊重多数人意见;就职后依既有的步调,又说“若核电延役修‘法’通过,核二厂、核三厂经过安全检查、测试后,有机会延役20、30年”。当时就连“台发会主委”刘镜清及“核安会主委”陈东阳也都表明不排除核能。

新任行政成员针对核能的一一表态,实际源自赖清德并未于520的讲话中重提“非核家园”,以及民进党智库副董事长童子贤先前一番挺核的言论。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眼见“复核”论述不断,似乎正逐步背离反核党纲,于是出手管控。卓先是在赖清德的演说后强调,“非核家园是永远不可放弃的目标”,之后又持续抛出“非核家园是一种价值,如果失去价值,就像生命失去意义”、“非核家园是人类应追求目标”,话愈说愈重,就是要为自家的能源政策定调。

于此同时,为了让主掌能源的经济部门主管回归政策主轴,本月6日在行政机构宴请党籍民意代表的餐会中,卓借由民代之手,狠狠“校正”了郭智辉有条件复核的说法。隔日郭智辉受访时就改口说,“现在核电是我们没有考虑的一部分”,又说“以目前基载发电容量,已可以满足客户需求,不能现在就把核电当作考虑对象。”郭的回应掺杂着无奈的言不由衷,他也明知“目前与现在”都不能代表“以后”,只是此刻已不容他多言。

其实郭上月底与媒体茶叙时曾说道,未来几年电都够用,但2025至2028年间人工智能(AI)将出现爆炸性成长,如果用电需求骤增,会以扩大再生能源发展因应,同时将核三作为备援。未来的电是否真的够用,依照郭的说法还有时间可谈,但眼前的电真如郭所说的够用?

根据台经济部门提供的资料,2024至2025年新增机组装置容量为833.3万瓩、除役机组装置容量为597.2万瓩,因此郭认为即使核三1号机下个月除役,电仍够用。如此数据真足以证明这两、三年都不缺电?不得不说其中的猫腻不少。

首先,电力系统装置容量充裕,不代表就可提供充裕电力,原因是新增燃气发电机组的气源是否稳定,取决于新建天然气接收站的工程进度,短期内仅“第三天然气接收站(三接)”可于明年中营运,四接与五接仍卡关环评,尚无明确的完工时间表。届时有厂无气,一样发不出电。

其次,经济部门简报中的除役机组,已不见预计今年6月停转的民营麦寮电厂1号机;原来,就在该机组的电力趸购合约即将届期之际,台电又与台塑续约至明年底。麦寮电厂现有三部机全数为燃煤机组,就在台当局大力推动非核减煤当下,燃煤机组还获得延役的机会,若非担心供电不足,何以至此?

再者,兴达电厂3、4号机原本预计明、后年届龄除役,为符减煤要求,两部燃煤机组将提前于今年底停役。不过,为防不时之需,此二机组将转为备用机组。此举可让账面上的煤电占比下降,又可保留紧急供电弹性。但话说回来,真不缺电,又何必保留燃煤机组作为备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塑麦寮电厂原已规划以气代煤,但两部燃气机组与运气码头的兴建环评早在2022年12月便已通过,为何迄今迟迟未动工?燃气机组如果上线不及,是否会导致后续麦寮2、3号机的除役出现变量,甚至可能因此延役。

在供电稳定存在着不确定性的情境下,郭智辉针对数年后AI即将引发的用电量暴增,提出扩增再生能源作为解方。以他科技人的背景,当然知道此非务实可靠的作法,因此不忘将可充当基载的核三列入备援。虽然,把核电当作救援的倡议来自去年竞选时的赖清德,但依旧不被民进党内铁杆反核派接受,结果脏污煤电可延役,干净核电只能除役。

被“校正回归”后的经济部门,对于维持近年供电稳定的做法,形同重回前朝路线。然而,基载电力不足启动燃煤机组救援,不仅自毁台当局的净零碳排宣示,也更凸显非核情境下的供电不足隐忧,不只最近几年,数年后AI用电飙升,缺电梦魇恐将持续挥之不去。

令人格外遗憾的是,“非核家园”神主牌的威力着实不小,不仅限缩了台湾未来的无碳能源选项,更糟蹋了一位愿意务实帮缺电解套的部门主管。(台湾《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